林揚回過味兒來才發現,自己其實沒整明白這係統大人到底算哪一路大神。
自己到底能有啥好處呢?
不明。
壞處總不會有吧?
未必。
那該怎麼處之?
林揚覺得自己隻能抓著其中關鍵點下手,能量,係統要的能量很對自己心思,不就是吃麼!
但吃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係統大人休息前,林揚問過的,吃多少都行,不要擔心胃。
那也不能跟豬似地,讓人當怪物一樣參觀?
林揚腦子裡的畫麵太美,他不寒而栗。
作為一個以當吃貨為理想的有誌青年,林揚選擇了辭職,老板也沒挽留,結算工錢走你。
他沒敢直接回家,尋思了半天先回了老家前蘇。
聽九哥說了這些,林揚覺得自己好像來對了。
臨潮湖名字高大上,也確實有來曆,當年就是蘆葦蕩麵積很是不小,造就了林揚家鄉魚米之鄉的名聲。
後來為了支持濱城建設,就以此為基礎修了水庫,再然後就是水庫功能已經名存實亡,加之國家大力恢複濕地,經過整改建設後,水庫又變成了臨潮湖。
要說國家可是沒少投資,花費巨資修了繞湖公路,一圈下來將近八十公裡,隻要稍加整合,就是優質旅遊資源。
難怪慶本要搞農家院,擱誰也不能閒著。
林揚沒想到前蘇的農家樂規模搞得那麼奔放,不經過試水,直接上規模。
就在他家老宅不遠,那片樹林背後,蓋了餐廳,還有將近四十家參與,把自己家房子進行了翻修,按照酒店的樣子裝飾,來滿足遊客的住宿需求。
沒法說了,要不是林慶本拍腦袋,就是他找了紙上談兵的慫蛋貨瞎參謀。
以前蘇的位置,承接的遊客基本上就是濱城的,區區幾十公裡,人家腦子進水啦?
住個毛蛋的宿!
觀鳥、釣魚、看藍天、呼吸新鮮空氣、吃頓地道的農家飯、帶點農家特產回家,這就是城市遊客全部想要的。
再多,就是扯蛋了,彆看林揚不是大學問家,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因為沒有遊客來,餐廳已經關門,有個老頭看著,林揚要進去瞅瞅,被攔住了。
雖說是本村生的,林揚八、九歲就跟著父母搬出了村,這麼多年都在上學,回老家次數有限,除了近支的,認識的人沒幾個。
沒奈何,林揚隻好遞煙套近乎,“大爺,您貴姓啊?”
老頭警惕的看著林揚,沒接煙,不過還是回答了,“老漢我免貴姓林。”
喲,林揚頓時放鬆了,趕緊笑著說,“我爹是林子勤,就是前蘇村的。”
老頭馬上換了語氣,布滿褶皺的臉上有了笑摸樣,“你是慶揚小老伯啊,老的爺也回來啦?”
林揚家譜上的名字叫林慶揚,這是規矩,外邊兒名字可以隨便,想進譜必須按規矩來。
看來老頭是侄子輩兒的,雖不認識,但林揚已經會說了,馬上擺手說,“沒,就我自己過來看看。”
說著,他又指了指餐廳,說,“聽說村裡修了飯館子,我來見識下。”
老頭沒再廢話,直接從腰上解鑰匙,滿是惋惜的說,“唉,可是沒少糟踐錢,都是好東西,再放就爛了根。”
林揚沒敢說啥,他心裡是有個大概的想法,卻絲毫譜兒都沒有。
院門打開,林揚一進門兒就看呆了,絕逼沒少花錢,啥都有,跟市裡的酒店相比,哪兒都不差,唯一不足的就是少了鄉土氣息。
本末倒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