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兒時的記憶(2 / 2)

回鄉做食神 救火匠 4370 字 2024-03-21

多年過去,那個攤子已經不在,林揚看了一眼,時間過的真快啊,自己也長大了。

在這裡賣東西的大都是本村的人,並不是每一家都種菜什麼的,到工廠裡打工的人也很多。

有需求就是市場。

林揚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認識的,打招呼的時候,他能感覺到那異樣眼神兒,真是怪哉。

揀著新鮮的菜挑了幾樣,村裡跟城裡比,除了新鮮外,還有就是便宜,價格幾乎要差上一大半兒。

更重要的是,都是知根知底的,農藥幾乎很少用,因為拿出來賣的和人家自己吃的都出自一塊兒地,健康正在成為人們追求的主流。

林揚打算回去的時候,一眼搭上了個小攤子,賣的東西實在不起眼兒,卻勾起了他對兒時的又一個念想。

說啥今天得吃一頓。

草蝦,不便宜,主要近些年來少了,能碰上極不容易,這玩意兒還有個很高大上的學名,叫中華小長臂蝦。

關於草蝦的吃法各地繁多,在林揚記憶力無法磨去的就一種,炸著吃。

炸蝦之前,先和麵烙餅,麵要先醒一會兒,可惜沒有驢油,不然烙出的餅會格外香,那餅軟軟的,什麼菜沒有單撕著吃都香香的。

趙剛這貨辦事兒實在讓人挑不出不是來,鍋盆什麼的全置辦好了。

有這好東西不招呼一聲顯得自己不厚道,林揚抽空給那貨打了個電話,看他有沒有口服。

很顯然,那胖子沒有。

“不行,你算是欠我一頓啊!”因為知道林大廚子手藝過分的好,趙剛好不惋惜。

麵糊是炸蝦的關鍵,粘稠不好拿捏,技術潮的可能最後弄一洗澡盆都沒成。

這裡林楊有個竅門,用筷子挑起麵糊,能慢慢的下滴,那就正好,一定要和好麵糊再加鹽,否則不好控製鹹淡。

北方主要是以豆油為主,比超市那種精包裝,村裡油坊味道其實更好,不過在某些所謂的專家嘴裡,這種油老不健康了,簡直跟毒藥有一拚,吃這樣的油,活不到死。

他們就忘了一件事,老輩兒祖宗們可都這麼吃著過來的,也繁衍傳承了這個民族。

反正林揚是及其看不上調和油的,他覺得那就不該存在與世。

炸蝦油溫不能太高,六成熱最好,裹上麵糊的蝦下鍋。

說實話,以林楊過去的能耐,他真未必可以掌握好火候。

這兩天他被潛意識培養出了不少自信,有了正經廚師的那種有條不紊。

廚房是新的,林楊與這些新灶具間還沒碰撞出默契,卻不影響他超水平做出一大盤子黃澄澄的炸蝦。

烙餅夾炸蝦,正宗鄉村美食,饞死人不賠錢!

再配上綠豆湯,賽過活神仙,一口咬下去,酥脆噴香,林楊吃得什麼都忘了!

又半碗綠豆湯喝下,林揚這大吃貨也忍不住輕聲讚了聲,“美!”

吃飽了,睡個午覺,美滴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