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辦喜事,擺酒席是在主家附近的各個家裡正屋,幾乎每家都要貼上紅色喜字。
新媳婦是距離前蘇大約十幾公裡的竇村,那也是個大村,因為曆史原因,竇村竇家和前蘇林家聯姻數百年,那親戚關係才叫一複雜。
林揚在偏房裡聽那幾個人講新媳婦和新郎官的關係,頭都大了,真論起來,那小兩口有好幾種親戚,聽著都覺得歡樂逗逼。
可見若不是家裡條件實在沒轍,這樁親事未必能成。
林揚也心生警惕,他想起那天二娘說的,怕自己老爹老娘也在掛念著,甚至已經有所行動也不一定,萬一也像今天這兩位似地,都沒地方哭去。
接新媳婦的車隊幾乎半夜就出發了,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太陽出來前讓新媳婦踏進男方家門口。
林揚前兩天很清閒,今天不行,來領東西的絡繹不絕,根本閒不住。
好不容易能有空喝口水,林楊問旁邊的慶洪,“得五六萬吧?”
慶洪的眼睛裡除了混濁,還有點繁雜,他似乎是自言自語的說,“差不哩,慶信又沒少借錢啊。”
林楊隻能搖頭表示無奈,娶媳婦就是花錢,流水一樣,就算辦事的再省也不行。
比前些年略多了些,林楊故意多給了點,他也隻寫了一百塊,其他人基本上就是十塊或者二十,五十和一百很少見。
正說著,院外鞭炮聲響起,還有震天雷炸得耳朵嗡嗡的。
新媳婦終於到了。
婚禮的程序也有意思,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變化不小,但總歸沒出格。
林楊的新鮮勁已經過去了,除了瞅了一眼認親過程,其餘時間就老實待在自己崗位上乾活。
農村的婚宴是很講究的,客人入座的時候,上的是各色水果和蜜餞等,等行禮、認親等程序完成,就開始上酒菜,酒過三巡,不管是不是儘興,飯菜就開始往上端,這就是現代對傳統的改造,加快節奏。
第一波酒席結束,也就意味著整個喜事進入了最後階段,主家請忙活人吃飯,林揚也終於上了桌。
他所在的這一桌上都是平輩,林揚心裡叫苦,完啦,他是沒甭打算好好吃喝了,因為他歲數最小,必須承擔伺候局的任務。
沏茶、斟酒、點煙都是他的活兒,好在都是自家人,不用他站在地上。
新娘子在新郎的帶領下過來答謝,斟酒點煙,林揚這才有機會仔細看清楚新娘子,就是一愣,這位姑娘相貌好‘偉岸’啊!
再想到自己,林揚心中一緊,可不能大意,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菜很實在,有幾個菜很對林揚的胃口,比如菜心海蜇,溫拌馬蛤,小李燒雞,清蒸鰈魚,還有扣肉,嘖嘖,他也不喝酒,那個吃相完全對不住模樣,好在他最小,沒人笑話,村裡,哪裡來的那麼多窮講究。
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主家晚上還有幾桌,林揚不打算再跟著吃了,總歸是得多少要點臉。
坐在葡萄架下,林揚被係統告知,這幾天他積攢了不少能量,大魔王鼓勵他不要鬆懈,繼續努力。
“沒點獎勵啥的?”
“大魔王,咋又不說話了,你這樣會沒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