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可以想象的美好些,憧憬並不是錯!
林楊努力了半天,就帶出來一瓶子醬油和一袋糖,其餘的根本拿不動。
找大魔王問,那貨早就沒了影子。
沒心沒肺就是好,林楊很快就從著急變得樂觀積極起來。
有兩樣東西,已經相當不賴了,他再次底氣十足。
再分析大魔王的行事風格,林楊認為自己能樂觀一點,那貨品性不壞。
……
炎炎夏日,哪怕到了夜晚,燥熱還是揮散不去,前蘇緊挨著臨潮湖,地理條件已經很好了,卻也難擋悶熱天氣。
這個時節請人家來唱戲,本身就有問題,太熱,演員們扮上戲麻利兒就得濕透,中暑也會死人的。
也就是前蘇條件好,後台給裝了幾台空調,再預備著霍香正氣水,桌子上放冰塊,用電扇往台上吹風,演出還是能行的。
誰下這麼大本錢?
林承江,他給他媽做六十六大壽。
請戲班子唱戲賀壽,好多年沒見了。
林楊已經換了一身鬆快衣服搖著蒲扇來到祠堂這邊,得知是怎麼回事兒後,問身旁一個,“承江家不辦流水席?”
那人是誰他叫不上名字來,就純眼熟,知道是姓林的。
問席麵的事兒是因為這貨又想吃乾粉菜了,還有大鍋燉菜。
“他倒是想,不過他媽能跳井!”
林楊跟著那人一塊笑了,沒啥不對的,誰家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承江他媽也有過日子的心。
在祖宗麵前唱大戲她還能接受,那是家庭榮耀,再嘚瑟彆的,在她看來就是糟蹋錢了。
“唱這三天戲不得十萬?”
“下不來,我估摸著得十五個。”
林楊有些驚訝,承江夠舍的,但一想起他想競選傳言,那也說得通了。
縣劇團還是有身價的,換草台班子,唱的也會熱鬨,價錢就少了許多,承江心思不淺啊。
遠遠的,他看到曾家人都在,子秀三伯陪著,坐在挺靠前的位置,待客之道上,前蘇不會差了。
林楊沒打算往前擠,更不想去打招呼,在外邊看熱鬨跟新鮮才是真的。
唱大戲,在一個純粹的村裡就是大事,連周圍的村子都得算上。
說人山人海都不過分,到處都是亂跑的孩子們,玩得最嗨的恐怕就是這些孩子們了。
讓他們安靜的聽戲?不存在的,他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聚在一起玩,更吸引他們的是那些小販,各種小吃和小玩意兒讓孩子們完全沒有抵抗力。
此情此景跟林楊小時候的廟會很相似,隻是那時候絕大數孩子手裡可沒零花錢,能有幾毛錢就非常厲害了。
林楊記得有一年,他不小心弄丟了一塊錢,哭得跟什麼似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麼,林楊搖著蒲扇,也加入那些孩子們的行列,開始逛小攤。
至於戲,說句難聽的,林楊的藝術細胞不足以支撐他認真欣賞,恐怕他根本分不清啥叫梆子,什麼是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