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隻有躺在床上才可以緩上一口氣。
張大勇就是資深職場人士,他的人生大道理隻能有一個,努力!
累!
一切都累,每天回到家,張大勇整個人如同散了架,妙妙是唯一可以疏解壓力的人。
哄著孩子睡了以後,張大勇媳婦來到臥室,“下個月咱媽生日,老舅的意思是大家湊一塊吃頓飯,你看呢?”
張大勇睜開眼睛,眉頭一皺,“咱媽怎麼說?”
“沒言語。”
這就是態度。
自己老娘的心思,張大勇很清楚,她其實對老舅是有怨氣的,張大勇也是,當年見死不救,自己老爹英年早逝。
嘴上說想開了、放下了,真的嗎?
反正張大勇自己就不敢捫心自問。
煩心事就不想了,他想起下午接的電話來,“林揚給我打電話了,說他們村裡要放焰火了,問咱去不去。”
他媳婦正在敷麵膜,不在意的說,“不是才看過嗎?”
“這次規模大,好像是有個富豪花錢了。”
“哪天?”
“大後天。”
“我們倒沒啥,你能騰出時間來?”
張大勇神情一跨,“……”
……
已經有某些不大靠譜兒的專家瞎咧咧了,想賺錢、去跨界!
大的方麵不說了,林承聯似乎非常成功,他的成就頗有說服力。
承聯是專業混混,俗稱道上的。
成功不問出身,承聯和他的小夥伴兒在舊家具倒賣行業竟然顯示出了極高的天分。
頭條才提出要求,轉天就搞定,林楊見到桌子都一愣愣的,就算不稀罕,難道還滿大街都是啦?
材料不怎麼忒好,老榆木的,在炕桌界算不錯了,再好的就是糟蹋東西了。
還有年頭,子秀三伯說大幾十年指定有,把曾教授給美的啊,嘴能裂開到後腦勺。
“太值啦!回頭那幾個孩子再來,我得再給點。”
為了慶祝買到滿意的好東西,曾教授特意讓黃阿姨做了幾個菜,喊著林子秀和林揚喝酒。
菜不算豐盛,很家常,林揚稍微注意了下,謔,全是前蘇特色的,黃阿姨融入的真徹底,搬來沒多久吧。
喝酒聊天,華夏人最喜歡的群眾活動,喜聞樂見,年輕人喜歡吹牛逼,顯擺自己的與眾不同,上了歲數也不會憂國憂民了,更喜歡說些瑣碎的家事。
北方的天氣季節性很明顯,變化極突然,或許一夜之間就換了天地。
彆看眼下還是金秋,氣候涼爽,要說入冬,還真不好說,城裡還好,就等著供暖,村裡必然要早有準備,林揚可是聽說了,各家各戶還都在安裝燃氣爐,到底效果如何,沒誰說得準。
林揚自己家早就準備好了,他有些擔心曾教授受不得,京城條件好,跟前蘇很不一樣的,“您不打算回京城過冬?”
前蘇村的冬天沒啥太吸引人的,民俗就是個噱頭,對老一輩兒的人沒用。
黃阿姨跟三嬸端著丸子湯進來,聽見林揚問,就搶了一句,“不回去了,我覺得這兒挺好。”
“對啦,小林,這肉丸子該怎麼弄,你看,都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