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母心情複雜。
閨女從一個傻不拉嘰隻知道付出的憨妞, 變成這樣精明的小媳婦, 她倒不是認為這樣不好了, 就是感覺怪怪的。
這是這年月的父母, 都隻管兒女吃穿的, 其餘時間都忙著乾活和人情往來, 對於兒女的性格和心理, 都是兩眼一摸黑的,成年後兒女就算是做出再讓人吃驚的事來, 父母也隻會驚奇,想不到其它的上頭。
不過轉念一想, 就忍不住笑罵。
“看把你給能的!說的那高考那麼容易呢?你們兩口子想考就能考上?你要是能考上, 我就來給你帶孩子!”
她可是聽說了,就他們村的那幾個報名的知青,天天學習到深更半夜, 在田間地頭還要背什麼單詞呢!
就她家閨女這懷著大肚子的模樣, 要是能考上才算有了鬼!
原歌笑嘻嘻的,“媽你就等著帶孩子吧!”
十天後,原歌生了。
是個大胖閨女。
原大嫂挎著籃子,和原大哥兩個人一道進了縣醫院。
原大嫂東看西看的, 原大哥拉了她一把。
“彆東瞅西瞧的,跟沒見過一樣!”
原大嫂白了他一眼,“可不就是沒見過麼!你還說我呢,你瞅你那腿,都不會走路了!”
這縣醫院她還是頭一回來, 真大真乾淨。
看著醫生和護士身上穿的那個褂子,雪白雪白的,真好看!
原大嫂就忍不住要說點啥,“還是小鈴有福氣,生個孩子還能在這大醫院生。咱村的媳婦們,不都是在自家炕上生的?”
原大哥皺了皺眉,“肯定是小宋的主意。淨花錢!這兩人就不會過!”
原大嫂也深以為然,不過還是很羨慕小姑子的。
等進了病房,看到小姑子穿著病號服,半躺在雪白雪白的床上,看上去乾淨利落的,身邊的娃娃乖乖地仰天躺著,沒哭沒鬨,而宋城就端著個小碗,正給小姑子喂雞湯呢!
原大嫂就更羨慕了。
下回再生的時候,要是也能到縣醫院就好了。
今天正好是要出院的日子,原歌生孩子很順利,沒側切也沒剖,孩子不算太大,是個不到六斤重的小女娃。所以隻在醫院呆了三天,醫生就趕他們出院了。
宋城也沒想在醫院多呆。錢不錢的還是小事,這個時候的醫院住起來實在是沒法跟三十年後的比,原大嫂眼裡的好條件,在這兩口子看來那是實在沒法子才能將就的。
宋城已經跟鎮上一家趕馬車的說好,讓來接一趟。
沒法子,這個時候的車太少了,就算是鄉政府,也隻有一輛小車,基本上都是大領導用的,就算有空閒的時間,也是大夥在排著隊的等著用。
拖拉機倒是多,能從村裡借出來用用,但拖拉機的聲音太響,而且震動又大,宋城怕把剛出生的小寶寶給嚇著,想了又想,才去聯係了馬車。
馬車雖然慢,但是不太顛簸,原歌渾身裹得像熊一樣,頭上還包著圍巾,簡直密不透風。
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早就等在家裡的原母已經把屋子收拾好了,專門隔出一個角落來,擺好了床,還用厚簾子四麵擋著,就怕被風吹著。
原歌正式開始坐月子。
至於小嬰兒,則是原母和宋城兩個人輪流抱著,要吃奶的時候才會送到她身邊。
也得虧她的奶水足夠,不然雖是已經準備了幾十袋奶粉,肯定也不如母乳更好。
畢竟,這個時候的奶粉,還得托人去京城和海城買,隻有一種牌子不說,還大人小孩子不分,根本沒有嬰兒專用奶粉……他們倆實在是不放心喂給孩子。
原大嫂幫忙做了點洗涮的活兒,抽空看著了宋城做的嬰兒車,拉著原大哥指給他看。
“看小宋做的小車,沒想到吧?小宋還有這樣的巧手呢!”
原大嫂心裡羨慕得不行,但這是在小姑子家,她再想要也不敢說出口。
原歌在裡頭聽見,就跟坐在她床邊的原母說。
“媽,你看到宋城做的嬰兒車了嗎?是不是挺好的?讓我大哥也學學吧。”
原母心動了下,還是搖搖頭,“你侄子都大了,馬上就能上小學了,那小車是用不上了。”
這老二還不知道啥時候生呢,用不著浪費那些材料。
原歌就笑了。
“嗨,媽,我是說讓我大哥學會了做這個小車,再把小車給賣出去,用這個手藝掙點零花!”
反正以她的知識庫來說,正兒八經的嬰兒車要到十年後才會出現。
也就是說,原大哥靠著這個手藝,少說也能掙個七八年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