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老師(2 / 2)

給到警方用以排查失物是否來自季峰的清單梁安不是沒有看過,但殷文靜說了這麼多看似不著邊際當時也因此未能提供的信息,梁安回想著一切,倒是若有所思。

這些線索中隱藏著一個矛盾點,導致從未去過烏骨山的他險些未能發現。如果可以驗證這個結論,或許季峰案的謎團就能被解開。

而他現在還想知道另一件事。

其實在聽說王旭之可能是季微親生兄長的同時,他就在心中為自己的其中一個猜想畫了叉號。他惦記的仍然是袁耀叫出的那聲“季老師”。季峰本身不是老師,而既然有老師,就有學生,雖然這聲老師並非出自王旭之之口,而是源於現在正處於療養院的袁耀,要想把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王旭之和季峰聯係在一起,這是可能性之一。

畢竟季峰是個火車司機,他能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人最多就是手把手帶著的新人火車死寂徒弟、火車上的乘務員或者乘客。結合愛好,他也可能認識一些多餘的旅友。

但王旭之的工作和車有關。雖然火車和汽車大相徑庭,但在某些部件有著相似之處,他可能懂得相關的機械原理,勉強也算能產生關係。如果季峰再對這方麵有些研究,王旭之再考慮一些諸如轉行的可能性,同在一座城市裡生活,兩人也許真能拚拚湊湊地搭上界。

不過,梁安的相關研究止步於此,俞英健和邵梓的發現讓這種可能性幾近於無。

他的猜測隻是相對而言比較準確,並非百發百中。而每一次的正確,又要依靠頭腦風暴中不斷排除多種可能——其他調查人員的存在能讓他更快速的排除這些錯誤選項。

不過現在,殷女士對丈夫興致的隨口吐槽還導致他發現了另一種可能性:

不是隻有專業人員能被稱為老師,業餘人士中有可取之處的也會被如此重視讚賞。

而季峰在旅行愛好者中算是比較博學的一份子。但如果單純是熟知一些不同地區景點相關常識,除了向親友炫耀,似乎沒有很集中到足以被稱為師長地步的展現機會……

但梁安隱約感覺,這應該是正途上的一個提示。

季峰為什麼對危險早有預料?

時隔將近三十年再去一次烏骨山,他有什麼目的?

隻不過是和不阻止自己興趣愛好的夫人報備情況,他又為什麼要慌?

接下來,正好剩下他們所知道的最早、也是曾經最令人迷惑的信息點。

那句沒頭沒尾,從未被驗證過的“老師”。

因為做足了準備,把一切都鋪墊到位,也差不多衝淡了提及最容易讓對方有抵觸反應的王旭之的影響,梁安不怕殷文靜會隱藏自己的思緒,隻把留到更後麵的一部。

於是他問出了那個問題。

不久,他走出了這扇門,跟俞英健和邵梓說明了自己的發現。

“季峰對地理知識非常熟悉,因為常年旅遊有著相當設身處地的見識。他的見識很廣,在業餘愛好者中遙遙領先,能夠一眼認出山石的岩層大致屬於哪一個區域,也可以憑借一張照片的太陽高度角判斷經緯度位置。”

“因為這種特長,在妻子殷文靜工作的學校裡也結交了朋友,甚至因此參加了一個專門的興趣小組。因為介紹他來的朋友職業都是老師,小組裡的人會誤認為他也是老師而叫他季老師。而為了不讓人掃興或者顯得特立獨行,季峰對這件事從來沒有否認過,隻是和妻子談起這件事時,會當一個無傷大雅的小小玩笑。”,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