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牽連(2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6561 字 11個月前

因此,任一慫恿女明星傅羽筱買下那裡的房產也許並非偶然或者一直懷著複仇的信念,隻是一切恰好在彼時彼刻,因為無數的牽連而彙聚於他不太正常的腦海中。

任一也並非懷有尋常恨意的激情殺人犯。他所在意的隻是滿足自己構建故事的願望。

如果隻是想要殺死李烈鈞——他早有一萬種方法,幾千次機會實行一次完美的謀殺,不必等到這麼久以後。

但一切都隻是猜測。牽連究竟是巧合還是必然,這些事都有待論證。

有關江卓的所有案件都不存在確鑿的人證或者物證,即使是實際存在的江秋也聲稱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幾乎一無所知。

正因如此,對於通曉事情的三隊元老而言,那些可能與案件相關的人每天的行蹤都被儘可能的搜集在一起。隻要他們出現在攝像頭下,就能憑借人臉識彆技術進行對照。

這樣的人,被稱為“引線”。也許追溯到儘頭隻是一枚普通的線頭,也許他們牽連的真的是最中心準備爆炸的炸彈。

而對於這次案件,“觸發關鍵詞”的行動則更為特殊。

被當街勒死的倒黴蛋成了話題的中心,作為警察,梁安很難忽視這種重大的案件。

而在基礎的調查當中,梁安發現,其中一名”引線“曾經在樓下徘徊。

於是,這樣引起紛雜言論的大案,成了三隊的囊中物。

梁安篤定,一切的行為都存在因果。即使是意外或者真正的巧合,也不可能毫無理由——連意外的出現都必須要指定的人到達指定的地點,那麼還有什麼是一定無法解釋的呢?

可現在的他,卻遇到了一個悖論。

“我有時候也會鑽牛角尖,因為有的事真的相當脫離常識。江秋,你說是吧?”梁安這回說的很是認真。

江秋隱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從椅子上站起身。

“你到底為什麼想要殺死江卓?我說他對你好,你沒有任何一絲的抵觸——連我對你改變一點態度你都不適應的很。這代表你根本不恨他。而且,你一直用的字眼是殺死而不是抓住。”

說著,梁安又歎了一口氣:“你顯然不是那種大義滅親的正義角色。如果是作為這種角色,你描述的手法也太殘暴了。”

這似乎不應該是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應有的描述。江秋顯然也不太想要出言解釋,隻是呆在那。

意思是,隨他怎麼想,就是不說明白。

“這麼點好奇心都不能滿足,我還真是卑微啊。”梁安搖了搖頭,試圖故技重施,憑借江秋對公平的追求得到助益。

“這屬於個人隱私。”江秋皺起了眉頭,“但你的好奇心對解決案件沒有助益,我不敢苟同。”

梁安接受了這個理由,但真心與否尚未可知。

“有關於黎明,我隻知道他是一個很特彆的殺手。”

梁安很善於答疑解惑,也不吝惜這種警局內幾乎人儘皆知的常識。

“黎明是一個特例,橫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各市流傳作案的連環殺手。有人說,他是一個‘義賊’,為了懲奸除惡而殺死惡人。”

確實沒有人知道黎明的麵貌究竟是怎樣,也不知道他到底年齡幾何,但所有人達成了共識——他是一個白發的男人。

他暴露的這一特征留給人太多了印象,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殺人手法和引起的輿論風暴。

而劉澈之所以被派到黎明專案組去幫忙,根本原因是是因為他作為臥底時無意阻止了一次黎明謀殺的計劃。

那也是少有的黎明失敗的謀殺,因為他的宣告書向來放在犯案以後,極其謹慎也絕不托大。

事後發現,黎明在車輛上安裝了炸彈,就在車座底下,是遙控就能引爆的類型。而劉澈臨時起意的調查讓受害者在本來一定要坐在車上的時刻離開了車輛,意外的逃出生天。

作為謀殺對象的人,正是那個監獄中因為掃黃行動入獄,極其丟人的黑老大。

黑老大的座駕很多人都能坐上,而作為臥底在黑老大身邊的親信,劉澈最有可能直接看到黎明的臉。

劉澈恰恰是個觀察和記憶的專家,所以帶著他進行行動有利於瞬間排查出可疑人選。

三隊的日常工作要麼是翻閱許多年前未破的舊案進行調查,要麼是跟進最新出現,發現或許與目的稍有聯係的案件。

而這一類案件的接取需要契機,三隊的精英又不能總是保持待機,太浪費資源。

正因如此,像劉澈那種長期外派出差的情況不少,連最近才轉正的陸遙也被借去了好幾次,來幫助一隊二隊的技術專員。

一切拚命尋找到的鏈接仍然如同一盤散沙,隻不過從顆粒變成了蓬亂的線頭。又像是無數個斷了線的風箏,在天上飄搖卻找不到它們的由來。

令人無所適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