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結(1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3617 字 11個月前

“有沒有這種可能,黎明用不同方法殺死那個女人是因為想要把案情的調查導向‘李春生殺死了趙曉霞’的方向?”宋喬雨也在竭力思考,抬頭問道,“既然你們都說他從來不殺目標以外的人,會不會他不小心被看見了真實麵目,必須殺人滅口,又不願意暴露自己……自己的‘破戒’,所以想方設法就……把局麵搞得更亂一點。”

這是他難得得出來的滿意結論——其他人怎麼看暫且不表,讓自己滿意的結論,

有話能說就算成功。

還沒等梁安無奈吐槽這奇怪的用詞,一旁的劉澈就先他一步否定了這個結論。

“按照以往的案例,如果在作案前被發現了行動,黎明一般會選擇直接放棄整個計劃。”劉澈歎了一口氣,“雖然表麵上他們說什麼‘隻有我阻止過黎明的計劃’,這種言論聽起來也很有排麵,就好像我真的是什麼‘抓捕黎明行動的希望’。

但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隻有這一個完全在我們掌握之中的案例,能確定是黎明未完成的行動。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事後而不是事前做的事與眾不同的殺手,黎明其實並不托大,也不冒險,隻是一個刺客,而不是一個表演者。”

通常來講,虛構作品中事前就能耀武揚威的凶手看上去更為深謀遠慮,但現實情況要實現這種目標卻是難上加難。

事前做出預告的殺手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手法,隻是每每進行都需要同樣精巧的構造——不僅需要自身的思考,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本身都湊上前來,符合實現手法的標準。

這種行為太難,而如果放在黎明這種隔三差五就犯案的殺手身上,即使他能智商破兩百也遭不住美麗廣闊的世界裡泛濫成災的意外。

求生者不是人偶,為了存活能做出的準備千奇百怪,即使會讀心術也不能預知到他們陷入對死亡的恐懼最後刹那,爆發出來的求生欲會導向什麼結局。

正因如此,自以為算無遺策的囂張殺手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而能耐住性子、行事乾淨利落的犯罪者卻能苟到最後,更讓警方頭疼。

花裡胡哨和躲躲藏藏並存,這也是黎明地位特殊的原因所在。

正因如此,越是花裡胡哨的犯罪思路,越不該出現在黎明的殺人行動當中——因為還沒有到這一步現形的時候。

“所以總結出來,他們把你吹捧起來,也隻是因為隻有這麼個案例可以提振士氣,讓人覺得黎明可以戰勝?”宋喬雨聽著有些費解,“怎麼聽上去像是打不過又要找場子,隻能隨便找點借口……”

有的事說的直白起來,總讓人覺得不太正當,很像是不便多提旁門左道。

於是梁安善意提醒:“其實可以不用說的那麼直白,明白意思就好。總而言之,其實我也覺得這不像是那個殺手的手筆。如果要分類起來,這應該是一場‘不需要發生的謀殺’。”

其餘兩人都看向了他,神情古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