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混戰(2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5408 字 11個月前

明火的成績是沒有人可以超越的——這是很大一部分粉絲真實的想法。

有的時候說出自己理性的分析不是不可以,但是沒必要。畢竟世界上有一種名為“理中客”的標簽,有時候代表著錯誤的正確,有時候確實有所用場。對於被感性控製的其他個體,最好的處理方法應當是順從——因為勸解的行為本身並不會給自己產生利益,已經處於過度感性狀態的人也不太可能聽得進理性的勸解。

於宣儀不否認自己這方麵的固執其實有種和人流逆行卻說是人流忤逆了自己的過度自信,但她認定自己的立場應當在自己的小號上被闡明,不然無所作為必然會讓自己良心不安。

而至於反對罵聲其實無關緊要——如果事情沒有被發酵到那樣的地步的話。

這或許也是某種方麵的過度感性,起碼現在的伊唯——或者說於宣儀,對自己隨手的舉動感到了後悔。

事情真正的導火索,是因為明火親自回複了於宣儀的這一點見解和牢騷。

他說了,但其實沒有完全說。因為明火並沒有評價這樣被罵了幾百樓的個人發布內容本身的真偽,隻以“為這位粉絲對自己的關注而感動”片麵的表態,主體部分是勸解樓中的粉絲不要妄加猜測,不要以辱罵發泄情緒。

這算得上是公式化的敘述。以粉絲的身份,這一般是極大的殊榮。

但就這麼恰逢其會,有些事讓於宣儀來不及多想。因為就在明火回複以後,伊唯這個大號的輿情也在頃刻間爆發,“熱心網友”們也在討伐的途中,因為於宣儀以前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找到了她大號和小號的關係。

留言使用過同樣的郵箱地址,生日相同,興趣愛好相似,發布信息的場景相似……種種細節被扒出。

從某種程度上,這一場亂戰並不隻是被謠言誤導的同情造成的網絡暴力,而是多方的信息結合,讓人臆測出來的虛假的“爆點”。

正如之前所說,明火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電競選手。而作為小號的大號主人的伊唯,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絡歌手。

他們之前看上去毫無交集,但在這之後就不一樣了——不僅因為扒出了小號的來源,還因為現在的“伊唯”,就“是”一個破壞他人家庭,欺淩孕婦的小三。

無論她辯駁與否。

因為“伊唯”已經不是於宣儀,而是網絡上一個用來宣泄情緒的虛擬形象。“她”能夠滿足一切懲惡揚善的欲望,因為“她”是惡人,他們是“好人”。

而毫無疑問,為她說話的明火也因此被聯想和詬病。正因如此,謠言的傳播才被大大的助長,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促成了“伊唯”作為一個不受矚目的小三形象,卻被賦予一係列身上無法出現的故事、更多的無稽聯想。

對象還能夠晉升到不止一個的地步。

比如人模人樣的聞人煜竟然同情一個小三,比如聞人煜和小三原本就認識,比如聞人煜也許和小三是男女朋友,合夥騙豪門的錢被抓了現行。

網友的想象總是給人帶來驚喜……或者驚嚇。但這也同樣會造成或好或壞的結果,大部分情況下是後者。

“和我之前說的一樣,我其實有錯,但應該罪不至此……不過我的煩惱不止是這樣。”於宣儀垂眸作結,眼神複雜的看著桌上隨手放置的周邊樣品——因為懶得塞回儲物櫃裡就放著好看的東西,“我大概是因為自己的無意之失,連累了一個好心人,所以心懷愧疚吧。”

“你既然覺得他是個好心人,又為什麼要脫粉?”陸遙一邊在爬蟲引擎上輸入相關篩選詞,一邊提問,“‘他是好人我不配’的思路?不至於吧,粉絲和男女朋友差彆還是大的,明明是他的粉絲先招惹的你,就算你引來了謾罵,也不至於把責任全推到你身上吧?。”

陸遙口直心快,但於宣儀也不在乎。

“但我不當粉絲不是因為這個。在這之後,他其實跟我私信過幾條消息,作出了一些解釋。我聽了,覺察出自己可能有一些不太恰當的誤解。”

陸遙正準備洗耳恭聽。

“但那是一個秘密,我答應了他絕對不會說出來。”於宣儀話有深意,氣息悠長,“你大可以放心,是一些相當抽象的問題,也和現在的事完全無關。就算對我來說,也隻是一些……不太理想的線索罷了,剛好能滿足我的好奇。我都說到這了,你也應該懂我的意思。”

陸遙泄氣了。

偏偏讓最有意思的話題斷在這裡,可真是令人難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