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羈絆(2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3743 字 11個月前

劉澈目光微閃:“但是,他被寄養在彆人家裡,離開了。”

“對。”老人目光悠遠,似有懷念,“起碼我感到很是遺憾,沒能補全我們虧欠了他的對正常孩子的關懷,一些和我一樣的人也是這個想法。我們都不知道他後來的人生是怎樣的,隻覺得這樣一個成績好,性格也溫柔的孩子,應該……會成材吧?也許能夠長成一個很有用的人。”

可惜他並沒有。劉澈在心頭補充,但決計不會把這話說出口。

老人對於過去既成的事實心懷著歉疚,還是不要讓這份真摯的祝福因為事實的殘酷而墜入深淵的好。

時至如今,劉澈隻能讓自己探求更多已成的事實。

比如針對他們目前的對手,如今自稱一無所知,同時旁人也對她沒有太多了解的莊柏。

“莊柏和李春生,這兩個孩子的關係怎樣?”

老人的神情也沒有太多的變化,隻是露出了一些懷念的神情。

“他們其實沒什麼碰麵的機會,兩個孩子分彆在兩個不同的小學念書——但都是市裡很好的學校,小少爺也隻是因為他媽媽給他找的學校裡有熟悉的朋友才沒有轉學。”老人慨然,“小姐的學校離得近,走二十分鐘就能到,小少爺卻要坐車。有一次小少爺本來要坐的車壞了,小姐就主動說自己走過去就行,讓小少爺用自己的司機開車代步。”

這麼一看,倒也沒有什麼衝突的態度,甚至可以說是互相關愛的關係。

“對了,提到交集——莊柏小姐當時上了很多課外的興趣班,有專門的老師上門教導。雖然小少爺沒有報班,但老爺經常讓他在旁邊旁聽。所以如果非要說他們應該也算得上同學,一起上課的時間確實有交流。但他們都是好學的孩子,我也瞄過幾眼,不像是喜歡開小差說閒話的樣子,而且一下課就各自返回了——根本看不出究竟來。”

這就是難以判斷的問題。

即使在親近的人麵前,莊柏和李春生實際的關係都仿佛平淡的水。他們的人生在交錯間似乎隻是禮讓了半分,以自己最尋常的態度對待彼此,然後再擦肩而過。

但這個世界上,存在第三種關聯。

劉澈猶記得老人給自己最後的那一句描述。

“他走的那天,事情發生的很突然。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這件事,隻以為他帶著行李可能是要和同學出去玩,之後才知道他不會再回來。我也沒什麼印象……隻記得他走之前站在門口,衝著我們招了招手。”

這就是他最後給出的交代。

“我們不知道李春生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因為他的內心已經隨著生命的逝去而同時化為泡影。但我們知道的是,李春生並不是一個毫無破綻的‘殺人凶手’。他的葬身是因為他的弱點,他的謹慎也同樣是因為自己存在弱點。”

有一種理論如是說道——一切被視為無條件殘酷,毫無良知的殺人凶手,心理上都可能存在一個安全區。

這個安全區的內容物可能性很多。有可能包括他的親人朋友,有可能隻剩下他自己,也有可能一無所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