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如果那個隨著母親離去的孩子真的是黎明,素來行事詭譎多變,審慎入微,能夠隱藏身份如此之久的他,竟是對自己身份暴露的巨大可能性無動於衷。
這也是一種異常。
陸遙戴上了手套,拉開了門。
無論這裡有沒有隱藏著那個男孩最後離開時留下的痕跡,這次的調查勢必是離不開這間坦坦蕩蕩的向風雨,向人“敞開懷抱”的空屋的。
“小劉哥,你了解的比較多。”陸遙一邊讓視線掃過整座毫無特色可言的破敗空屋,一邊繼續詢問,希望繼續之前在車上談及的話題,“後來呢?”
二號死者李鳴德死於墜亡。
這也是一個看似稀鬆平常,實際上不可忽略的事件。三四號案件的死者分彆是隆川市坑害無數老人的周姓詐騙犯婦女和文苑市臭名昭著的街頭一霸,兩人都死的“轟轟烈烈”,被人議論紛紛。但在警方眼裡,同是第一年發生的案件,他們的死亡卻不見得有李鳴德案的地位來的特殊。
李鳴德案與白慎言案有著共同點。兩起案件的殺人凶手都是有家暴行為的丈夫,隻不過李鳴德的妻子早於幾年前去世,名聲相對於白慎言而言也在周邊要狼藉的多。之所以他的名字在其後被頻頻提起,是因為他的兒子。
他的兒子名叫李永清,是一名白化病患者,同時也是所謂“兩個黎明”事件當中唯一顯著的嫌疑人。那一次調查啟動的平淡如水,過程卻猶如波濤洶湧,伴隨著無數遺憾畫上了尾聲。
在當時,那位經曆坎坷的肖自銘警官提出了這個可能性。但這本就是最開始調查案件的警官曾經提出的可能性,因為最開始的假說也都是類似於“將存在特殊動機的謀殺埋藏在多種多對象的謀殺案當中,以掩蓋最初意圖”的猜想,沒有人認為真有人會四處奔波,以此實現血腥的“替天行道”。
但李永清的嫌疑很快因為他當時在醫院住院的消息被排除,後續年年歲歲接連不斷的殺戮也印證了真有人會如此的大費周章。
肖自銘再次啟動了相關的調查,一意孤行的潛入了當時李永清住院的醫院。在那裡,他通過明裡暗裡打探的手段,發覺了李永清偽造住院證明的所有手法,並找到了被他蒙騙的同黨作為人證。
可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察覺到自己暴露的李永清編出了另外的理由,同時自己借機脫身,隱藏在茫茫人海之中。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以肖自銘為主要成員的專案組認定李永清就是一係列案件的始作俑者。
肖自銘是一個極有耐心,且擅於追根究底的警官,他再次親身檢查了所有的犯罪現場,探查了所有的犯罪路程可能經過的位置,終於從一處凶嫌可能停留換裝的驛站處,找到了一根與眾不同的白發。經過DNA檢測,證明它確實屬於李永清。
但那畢竟不是犯罪現場,肖自銘在和組員一並為這個突破感到驚喜異常的同時,也不忘尋找其他可能的證據。肖自銘也向上級申請,尋求了相應的權限,立馬通緝重大嫌疑人李永清。
一場彆開生麵的抓捕行動就此拉開了帷幕。沒有人會想象得到,最後竟是那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