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對峙(2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4149 字 11個月前

村莊裡地毯式詢問有沒有陌生的成年男子,自然沒有人會懷疑和自家娃娃一樣在田野間走過的女孩。如果這個女孩身受多出挫傷卻外表沒有顯現,那更是不會有任何留神——在以前的時間,相對淳樸的農村當中,任何孩子走街串巷都不足為奇。

人販子的真正同黨也自然不會知道有這樣一個擬造的共犯。他們說不定是第一個摸不著頭腦的家夥,畢竟這樣的人根本不存在,那位作為真正唯一“未曾落網”共犯的死者也和他們同吃同住,沒有時間結識這樣一個殺害自己的同伴,也沒有理由在運輸半途將人帶上車。

如果是成年人,自然隻需要對自己的共犯進行指使,然後駕車殺人。但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想要自救而不知該如何是好,所需的手法便複雜的多。

在這種基礎上,犯罪現場許多因為孩子被接下車產生的混亂產生的模糊證據便成為了可能——因為凶手根本不可能以最簡單的言語陷阱實施犯案。那麼她自然需要另有方案。

女孩身上的挫傷,現場消失的被褥,不肯言說真相的……另一個女孩。

即使不可置信,在明知道一個人不可能憑空消失,在犯案前就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情況下,唯一可能達成這一切的事實就是最後的真相。

這不是一起單純的逃亡,而是一起蓄謀的複仇,逃亡的詭計。

女孩並沒有服下安眠藥。她取走了和自己同睡的孩子的被褥,利用了一側可以通過物體的縫隙,將車內的重物擲出。隻要有一個動靜被開著車窗的司機聽到,他便可能生疑而下車檢查。

可以利用的正是這個時機——貨車的長度不短,如果想要下車探看周圍情況需要時間。

而女孩也對自己下了狠心,她用棉被包裹了自己作為緩衝,在車輛真正減速到一定程度以後,從後頭的車門處跳了出去。在停止前下車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她必須趕在那個人察覺以前迅速離開。而一旦車停,時間差就不足以讓她趕到相應的位置。

她將棉被包裹成型,然後繞道從駕駛座的另一邊離開。與此同時,那位早已決定觀察情況的司機也繞到了車後。他不一定能立刻看見遠處被遺落的被褥——發現也會拖延檢查的時間,但必然會試圖關上貨車敞開的大門。

就在後頭的門關上,發出聲響的一刻,隻要能身處車上,讓檔位轉向倒車,再踩下油門,一切就將徹底結束。

那個女孩表現的乖巧而自覺並不是毫無緣由。沒有什麼比一個聽話的孩子更容易從成人口中套出這樣簡單而具有意義的信息。所有的人都容易好為人師,在有著一個虔誠聽眾的情況下。

一切的表象都並非毫無來由。

孩童天生無知。但所謂的無知者一旦擁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往往會呈現出非同凡響的結局。

惡非本性,但無知確是本性的一部分。所謂的惡,也由無知而誕生。

她隻是以自己最簡單的思考,釋放了自己,拯救了幾十個孩子的後半生,然後逃之夭夭。

“所以,你就是凶手?”

陸遙坦誠了這樣簡單的疑問,因為她確是毫無證據,隻能攜帶著不負責的求知欲主動求索。

而與她對話的人,陷入了沉默當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