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月是個有手段的女人。
離開高中校園的那一天,茫然走在街頭,不知道該去往何方的趙薔曾經躲在牆角,聽到街坊竊竊談論那個病死的趙文康退學的女兒時這樣說。
在這種小地方,大家都知道,王楚月以前家裡有錢,忽然破產便跟了當時算個小老板又無父無母的趙文康,卻不知道事實沒有這麼簡單。
王楚月也進過福利院,早在那裡便遇見了年少時的丈夫趙文康。他們也勉強能夠算是青梅竹馬,王楚月卻又在一年後被家人接走。
她是在人群中意外走失的孩子,被送進福利院前也經曆了一番波折,輾轉找回後家人補償的心理被寵到了天上。
直到家道突然中落,王楚月從眾星捧月跌落地底,本想走的光輝未來也變得遙遙無期。
這時遇見大學畢業獨自創業、事業蒸蒸日上的幼年好友,趙文康又恰恰是孤獨無比,對無憂無慮的童年無比懷念的人,一切似乎都順理成章。
王楚月嫁給了趙文康,這是她自認為人生路上第一個錯誤的選擇。根據後來的事實,應當也是趙文康的。
創業並不都是一帆風順。趙文康雖然大著膽子攢了一筆錢開辦企業,但很快就被現實所挫敗,萎靡不振。
他的性格或許不適合左右逢源、獲取利潤,但所幸這位趙姓的老板懂得如何全身而退,很快便察覺到這一點變賣了公司,開了超市以為生存。
趙文康麵對事業的艱難選擇了明哲保身,王楚月卻開始有了怨言。
她一直想象著自己的丈夫能夠成為身家千萬的大老板——童年時因為補償心理受到的厚待讓王楚月對富貴格外眷戀執迷,不肯輕易放棄如此的夢想,因此與趙文康屢次發生矛盾。
所幸在同一時段,他們的女兒趙薔出生,柴米油鹽的糾纏不清才讓這份虛妄的爭執暫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