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舊案(2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3052 字 11個月前

下一個目的地沒有指定的範圍,不過梁安早就做好了攻略,黃囂家樓下的無人超市有兩個監控攝像頭,是最合適的“刷臉”地點。

考慮到電梯容易與人和監控在封閉空間時一樣,梁安走的路線仍和找過來時一樣,用的平時沒什麼人會經過的樓梯。黃囂家住五樓,這倒不是一段漫長的路程,隻不過讓經過的梁安目光在旁邊一頓。

這是個老式的樓盤,許多用來防範萬一的設備都陳舊無比。一圈又一圈的消防用水管透著一層玻璃被放在樓梯口處的巷子裡,符合規格要求,看旁邊的表格也經過了安全檢查,但畢竟不是新式的產品。

很巧。桑景大廈也有這麼一個裝置,曾被警方視作迫不得已卻不得不考慮的可能性之一。

宋荊的那起案子,最大的疑點在於嫌疑人似乎沒有任何方式能夠在宋荊的死亡時間範圍內上到頂樓——不僅僅是飽受詬病的前局長呂聞康,任何人似乎都沒有那個機會——頂樓照理說隻有宋荊一個人。

眾所周知,現代科技對破案影響最大的發明是幾乎的萬能監控錄像體係。在這起僅僅是五年前發生過案件當中,這個因素自然會被納入考慮,而且相當重要——桑景大廈以前出過盜竊案,因此在這方麵做的分外完美,監控覆蓋的範圍照顧到了每一條必經之路。

而凡事總有例外。再好的監控,眾所周知也不會顧及高樓的外牆。因為實在沒有任何可見的通道,警方的思路也不得不劍走偏鋒。

相對極其完善的監控體係,桑景大廈的防火設備沒那麼高級,除了基礎的滅火器就是陳舊的水管,和現在梁安看到的居民樓用品差不太多,也許材質上要更加堅韌一些——經過實驗,確實能夠讓一個成年人順著消防水管爬上爬下。

可比起這樣匪夷所思、充滿變數、往往隻存在於極理想情況的作案路線最大的問題在於,呂聞康再怎麼說也是個六十郎當歲的老人,哪能有這樣的活力在二十幾層往上的窗外繞過監控隨意爬上爬下?

而如果不是他,嫌疑人的篩選可就更是大海撈針了。

起碼昱州市警局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宋荊的死和他逃不了關係。但比起純屬興趣的偵探,作為警察更加需要注重疑罪從無。

哪怕呂聞康被證實且間接導致他後來被拉下水的行為隻有帶走了宋荊身上的證物,宋荊身上除了致命傷沒有掙紮痕跡也證明武力算得上強悍的她應當是被熟人所害,第一個出現在案發現場,行為鬼祟,符合一切條件的呂聞康終究沒被判作蓄意謀殺。

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案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