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仙人不識(2 / 2)

她隻想修仙 容璵 7455 字 11個月前

故而嘉微早習慣了九叔六妹的相處方式,九叔自己還是孩子性子,女兒是他的寶貝,到哪都是帶著的。

“叔父留飯,阿微原不該辭,隻是今日戌時觀心堂,族中議事。阿叔一家剛回來,怕下人們疏忽了。阿父便叫我來與阿叔家一道去。”嘉微跟著秦樺入了院門,便見到了家中的女主人。拜見過看見小胖仔就臉色發青的九叔母後,嘉微不免為無知無畏的九妹捏了一把汗。“叔母安好。”

“叔母好著呢,久不見阿微,阿微真是越發出落的越發水靈了。”雲英嚴厲的瞪了眼不靠譜的父女倆,留下了“等著我來收拾你們倆”的訊息,拉著嘉微入了廳堂。問:“阿微可是為了靈根的事來的?一歸家呀你母親便派人來說了。怎還勞累你小人家家的再跑上這一趟。”

這家子的不靠譜程度讓族裡都操碎了心,不免什麼事都多留了個心眼,什麼重要的事情都會多派上幾個人來請。

“正是為靈根之事來的。”嘉微瞟了一眼偷偷離開的父女倆,微微傾了傾身子,親親密密的與雲英交談著。“六姑祖來信了,就這幾天,便要送我們去國師府測靈根了。隻是……阿母離不得床,所以隻能讓阿微先來見過叔母。”

“我與你母親打小兒時就認識,些許俗禮值當什麼,倒是家中行李未定,亂的很。改日我親去你家坐坐,好好與你阿母說道說道,阿微可不要嫌叔母是個惡客。”雲英拍拍嘉微的手,輕歎了口氣。“至於靈根的事,我與你九叔也商議過了。”

“我與你九叔,隻得這一個女兒,又養的嬌氣,本也是不願意阿瑜離家的。可阿瑜鬨著想去,你九叔又寵她,那也隻得去試試了。”雲英接過侍女遞來的茶盞,指了指桌上的點心。“這是南邊新出的點心,味道也新鮮……我知道你母親想要說什麼,也對,兒女們都是債,哪管做父母的舍不舍得。倒是你母親,真真算得上個巾幗英雄,是個心智堅強的。”

“阿母原也不想阿微去呢。”嘉微咬了口點心,笑著讚了讚,道:“阿微想去,阿母便拗不過阿微。”

“你倒是個孝順的,但叔母祖上出過修士,也曾聽祖宗們講過這修仙之事。這修仙界也並非世人所想的平靜祥和之地,宗門世家,互鬥傾軋,凶險異常也不輸於凡俗。”雲英摟過嘉微,撫了撫她。“叔母也知你是為了你母親的身體,可是你還小,哪裡知道這許多的事?”

修仙是什麼,嘉微也迷糊的很。武朝立國不足百年,仙門諸家之前從未踏入過此地。嘉微也隻是在這幾日裡些許聽到了一些傳言消息。前朝有靈根修仙之事,但前朝覆滅之時,修士死傷殆儘。原以為大武已是仙門棄地,卻未曾想到,百年後,仙門劍宗光降來此。

舉世皆驚,各家都是震動不已。

修仙說是一條通天途,但誰也不知道到底如何。嘉微笑著說:“阿微明白。但叔母也不必過於擔憂,族裡隻說讓我們測靈根,是否能有這登天之機還尚未可知呢。”

“也是如此。”雲英歎了口氣。“就是阿瑜一團孩子氣,如何放的下心來。”

“叔母不必擔憂,六姑祖親去國師府探看過了,定也是無礙才許我們拜入。”嘉微道,側耳聽得鐘鳴之聲,“阿爺今日召我們去觀心堂,想來就是細說此事呢。”

……

想做第一批修仙的武朝人,其實並不容易。不同於與仙門聯係緊密的前朝,大武立國多年,這片土地上的修仙道統卻隨著前朝的覆滅大劫斷絕多年。凡俗之人想入仙門,難度不下於魚躍龍門。

新仙門的降臨,實是福禍未知。

更何況靈根難得,據聞上界靈氣充足,有靈根者尚是百裡無一,武朝凡俗之界,有靈根者能有幾人?

觀心堂裡,秦家嫡係四代齊聚,按輩分依次坐下,正中大椅坐了五六位白發老者。秦樺一家遲來,告了聲罪後帶著妻女坐下。

“今召大家來觀心堂,是為了族裡選小輩測靈根一事。”開口之人是居位最中握著鳩杖的老者,秦家的家主秦毅。“通天之途重開,秦家也該做準備了。”

修仙宗門的降臨,同時代表了凡俗和上界的路已成通途,大批修士會隨之而來,武朝本土修凡武,與外來修士沒有一戰之力,大變即在眼前。

“聖人前幾日召見諸臣,此事已有定論。”秦毅神情嚴肅道,“我大武,將入仙門劍宗道統,新拜國師是劍宗仙人端陽君。”

“不過,雖已托庇於劍宗門下,我大武也需得有自己的修士,這次弟子選拔便是難得的契機。”秦毅道。“按阿妹的消息,劍宗前來甄選的仙人九月初至帝都,算一算日子,國師府選徒,怕正是為此事。”

“確實不錯,故而前幾日我來信道,六歲以上未及弱冠者,皆可去測一測。”左位上的一紫衣老婦,秦越。笑著對幾位老者說:“不知道是否有結果了?”

“我家的幼子阿續,身體虛弱,怕是經不起這奔波。”有對孩子的疼惜超過了對長生一途的族人。“更何況此去山高水遠,阿楠家也隻有這一個兒息。”

“阿續體弱,倒也在情理之中。”秦越點點頭,示意侍女劃去阿續的名姓,接著再向小輩問道。“可還有不願去的?”

“之前小九來信跟我說,也不欲阿瑜離家。”秦毅道,“這小子今天來了,我且再問一問…阿樺,你可是想好?”

秦樺聞言起身,向各位長者行了一禮。“父親,阿瑜自己想去,兒也拗不過她。且讓她先去試試。”

秦毅眯眼看向在依在秦樺腿旁小腦袋直點的嘉瑜,笑道:“阿瑜倒是個膽大的。如此……便是名冊上的這些孩子了。”

他轉向秦越道:“後日一早,便要出發去帝都,這些孩子們,便儘托於阿妹了。”

“定不有負阿兄所托。”秦越接過名冊,傾了傾身子。身為秦家武力值最高的長輩之一,保護這些小輩的安全便是她此行的責任。“各家也都回去好好準備一下,除了必需的東西,雜物皆不需帶了。這路上的一切所需,族裡都會先行準備,你們也少費些心思。”說著秦越頓了頓。“若順利的話,中選的孩子們便會留在帝都了。”

“今日夜色已深,大家先回去歇息。明日一早……”秦越點起了幾人,皆是名冊上孩子的父母:“你們再到這來,我有話要與你們說。”

除了這些孩子的父母,無人知道秦越到底會囑托了些什麼,隻是即便是秦樺這樣深愛孩子的家長,竟也對即將到來的離彆少了幾分離愁彆緒。

後日一早,秦家的馬車一輛輛的駛離家門時,除了依然悶悶不樂的秦樺,其它父母們都是笑著的,像是看到了孩子們久遠的光明的未來,又像是在期待不知何時的的重逢。

……

兩日之後,帝都到了。

曆經六朝的戰火洗禮,氣勢恢宏的帝都應天給這些從小就生活在族地中的小孩子們帶來了很強烈的視覺衝擊,一路之上都不曾停下說笑的他們,仰視著帝都高聳的城牆,激動的小臉紅撲撲的。帝都的繁華遠超出他們想象,行人如流水一般的來往於這座古都,其中間或夾雜著幾位身姿輕盈超凡脫俗的俊逸人物,神仙般的姿態氣度,不斷引來帝都民眾們聲聲潮水般的驚歎,孩子們更是像被攝了魂似的,癡癡的望著他們遠去的飄逸身影。待看不見了,又是好一陣的互相取笑。

秦越倚著隱囊,目送著仙人遠去的背影,耳聽著孩子們嬉笑快活的聲音,手撫了撫手中的寶匣,也無聲的露出了笑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