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國際局勢(1 / 2)

轉眼之間,時間來到了1941年的年底。

這三個月,緬甸戰場沒有大的戰事發生。

中日兩軍隻在暹緬邊境發生過幾次小規模衝突,但是無論日軍還是中國遠征軍,都無意在這時候大動乾戈。

所以稍加接觸之後,很快就撤回到各自的防區。

這三個月,緬甸戰區一直在進行高強度的練兵,同時加緊建設緬北的工業區。

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援助的全部門類的三百多個工業項目已經基本建成投產,無論飛機大炮還是坦克,緬甸戰區都已經可以做到自己生產。

隨著緬北工業區的建成投產,各式美械裝備都被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對於緬甸戰區也就是中國遠征軍的6個集團軍的武裝終於提上日程。

重新整編之後的6個集團軍也已經基本上成型。

不過整編的成色究竟如何,還有待實戰的檢驗。

但至少從紙麵上,這6個集團軍已經初成氣候。

……

日軍方麵也沒有閒著。

一方麵,從中國派譴軍、南方軍替換下來的15個老牌師團,以及15個番號在70以後的新編師團,都已補充到位。

再加上重建之後的20個師團,緬甸派譴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創記錄的50個師團,將近100萬軍隊!

為了提高指揮效率,岡村寧次將原來的四單位製師團全部改成了三單位警備師團。

此外在防禦工事上,岡村寧次巧妙的利用了暹邏皇室、軍方以及政府之間的矛盾,將暹羅牢牢的捆綁在了日本的戰車之上。

騎虎難下的暹羅政府被迫動員了數以十萬計的勞工,幫助日軍在暹羅西北部長達三百多公裡的邊境上,修建超過十一座要塞外加一萬多個碉堡。

依托這十八座要塞外加一萬多個碉堡,岡村寧次打造了前後三道防禦工事鏈。

在給日軍大本營的報告中,岡村寧次不無得意的說,暹西北防線已完全成形,稱之為東方馬其諾也是毫不為過,足可保證暹羅及印支安全雲雲。

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更是多次公開揚言,中國遠征軍不戰死200萬以上,根本就不可能打破暹西北防線。

……

總而言之,中日兩軍都沒有閒著。

一個在拚了命的磨礪長矛,一個則在拚了命的加固堅盾。

但是這矛與盾之間的大戰,短時間內恐怕是還打不起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國際局勢相比三個月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來自遠東戰場,蘇聯的遠東地區已全麵淪陷。

三個多月前,石原莞爾親自指揮關東軍裝甲集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於一星期之內長區五百多公裡,一舉攻占重鎮赤塔。

赤塔被攻占,連結蘇聯遠東與歐洲區域的交通大動脈——西伯利亞鐵路,頓時被攔腰斬為兩載,遠東地區頓時成了一座孤島。

蘇聯遠東方麵軍當即組織兵力實施反攻。

蘇聯後貝爾加軍區也投入一定數量部隊,配合遠東方麵軍發動反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