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毅微微一笑,帶著趙寒星告辭離開。
等走到轉角處,趙寒星忍不住問鐘毅:“團座,你真要幫助這家夥?他剛才可說了,錢物都不知道丟哪了!帶上他們隻能是累贅!”
“閉嘴!”鐘毅把臉一板,惡狠狠的道,“你懂個屁!”
頓了頓,鐘毅又道:“就剛才那些設備,能頂中央軍的一個集團軍!”
“什麼?”這下輪到趙寒星瞠目結舌了,那些設備能頂一個集團軍?
鐘毅卻也懶得跟趙寒星這個文氓多解釋,因為有些道理說了他也不懂。
鐘毅說這些設備能頂中央軍一個集團軍,真的一點不誇張,因為這些設備如果安全運到大後方,並且複建投產,就能源源不斷的產出化肥,有了化肥,作物就能增產,哪怕隻年產五千噸,每年能增收多少糧食,又能養活多少軍隊?
何況,以鐘毅估計,大豐年硫酸銨廠的產能絕不止五千噸!
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帶走這批設備,絕對不能夠便宜鬼子!
……
然而,鐘毅內心才剛剛萌生出這個念頭,便立刻遭遇到了一個巨大的考驗。
因為兩人又往前走沒多遠,便又遇到了差不多同樣的情形,又是一堆箱子雜亂無章的堆放在街上,上麵坐著個中年人。
鐘毅上前一問才知,這個中年人是南京一家麵粉廠的東主。
而他身後的這些木板箱裡,裝著的就是麵粉廠的全部設備。
直到這個時候,鐘毅才猛然意識到,這是遇到了“流浪的輕工業”。
根據史料記載,在中日戰爭全麵爆發之前,京滬杭地區的輕工業其實已經非常發達,民國所謂的黃金十年,除了地產行業外,發展最快的就是輕工業。
這些輕工業,主要以食品、紡織、造紙、印刷、製藥為主,還有小型的化工。
中日戰爭全麵爆發後,輕工業紛紛內遷,先是搬到了南京,南京眼看要失守,大型企業主找政府的關係,從鐵路、水路跑了,小作坊主和小企業主卻沒人管他們的死活,隻能自己想辦法,一路走到郎溪結果讓鬼子給截住了。
後來鬼子向南京推進,3戰區又光複郎溪。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這些小作坊主和小企業主大多財力耗儘,設備雖然在,卻已經沒有能力再把這些設備運走。
後來,其中一部分小作坊主、小企業主想方設法將設備運往大後方,開始了一場難以想象的輕工業流浪,這些作坊主、企業主曆儘千辛萬苦,終於把設備運到大後方,其中的苦難恐怕隻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但是,包括像大豐年硫酸銨廠在內的大部份的機器設備,卻都便宜了鬼子!
想到這一層,鐘毅的心情立刻變沉重起來,如果隻是一家大豐年硫酸銨廠,他們367團勉強還能捎上,但如果要把流浪到皖南的所有的輕工業都帶走,卻是力有不逮,畢竟現在他們367團滿打滿算也就三百多人,人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