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知節儘節(1 / 2)

變臣 宇十六 4744 字 10個月前

</p>

大火熊熊燃起,將後寨化成一片火海。土山之上,簡易的撬杆不斷地把木料投向寨中,連寨牆外殘破的竹梯也燃著了,護城河中的水蒸起騰騰熱霧,寨門處被赤堆了高高的木材,就算寨中人想往外衝也不容易。

寨牆上已經看不到人影,隔著寨牆二十多丈遠,仍能感覺到熱浪滾滾炙人,饒強鋒帶著兵馬列陣在百步之外,嚴防著寨中人冒死往外衝,舒永傑則一臉猙獰地站在土山之上,讓兵丁不斷地往寨內投木材。

饒強鋒和董浩雲專門研究過投石車,沒有實物隻能根據描述做出簡易的撬杆,把平山鎮人家的房梁拆下做為簡易的杠杆,一頭用皮袋兜著木料,一頭用人用力往下拽,木料騰空而起向寨中砸去。這種簡易的撬杆用不了多久就壞了,舒永傑讓人把平山鎮人家的房梁儘皆拆下,壞了一架便換上一架新的,邊壞邊造,拽杆之人換班,一刻不停地往寨內投木料。

大火一直燒了兩天兩夜,便連護城河也燒乾了,饒強鋒試著往寨牆上射了一箭,大片的石料粉末般地落下,都燒酥了。出乎饒強鋒的意料,寨中並沒有人衝出來,饒強鋒沒有打算進寨看看,大火猶在,要等溫度降下來至少還要三兩天,時間來不贏,寨中的糧食肯定也化成了灰燼,如果寨子沒有退路,寨中人恐怕也被燒成了灰,自己將江家乃至平山鎮化成一片灰燼,算是報仇了。孟子輝攻打新齊城不利,是時候前去增援了。

離開平山鎮,舒永傑命人將房屋點燃,狀元牌坊早被砸爛在地,舒永傑騎著馬從破石塊邊經過時,惡意滿滿地吐了口唾沫。

饒強鋒的到來不僅給孟子輝帶了數千兵馬,而且還帶來了許多攻城器械,看著城外浩浩蕩蕩的討天軍,城牆上的守軍麵如土色,誰都知道新齊縣守不住了。

舒永傑奉命策馬來到城前,高聲喊道:“討天軍饒大將軍有令,爾等速速打開城門歸降,大將軍答應不傷害爾等性命。否則,城破之時,雞犬不留。”

李縣令在衙役的護衛下,顫微微地探頭應答道:“這位將軍,本縣願意開城歸順,但願將軍言而有信,不傷害我城中百姓。”

城門打開,李縣令率著官吏出城,跪在舒永傑的馬前,迎接討天軍進城。舒永傑感覺揚眉吐氣,當年自己見了衙門的小吏都要彎腰屏氣,今天高高在上的縣老爺跪在自己的馬前抖成一團,大丈夫當手握殺人刀,縱橫天下。

討天軍接管了新齊縣四門,李縣令將饒強鋒等人迎到縣衙,饒強鋒在正中坐下,看了一眼心神不寧的李縣令,寬慰道:“李大人放心,你既然開城投誠,本將軍就不會為難你。等大軍西歸,李大人便隨我一同前行,討天軍極缺李大人這樣的治事之才。”

李林逸隻得應是,他開城迎敵,雖說是為了保存城中百姓性命,但天子恐怕不會體諒自己的苦衷,信南縣縣令王溫馳降敵後被擒獲,被淩遲處死,家人貶去青州服苦役,自己開城迎接討天軍進城,家人怕是要受牽累。

一人苦不如眾皆苦,李林逸拱手道:“大將軍,要論治事之才,李某怎能跟前戶部尚書餘知節餘大人相比。餘大人現居在城中,大將軍若能請動餘大人相助,勝過李某百倍。”

“餘知節?江安義的老師留在縣中。”饒強鋒眼眉一立,這真是意外之喜。他知道餘知節是新齊人,不過以為餘知節得知討天軍要來肯定要逃到文平府去,沒想到他居然還在新齊縣中。餘知節做過戶部尚書,江安義是他的弟子,晃州刺史張玉誠是他的女婿,這樣的人物若能投靠自己,對朝庭的打擊是巨大的,就算他不降,自己把他擄到軍中,對外宣稱餘知節投降討天軍,將來攻打城池招降官兵會容易許多。

饒強鋒當即站起身,笑道:“大賢在此,饒某當登門拜訪,李縣令,勞煩你帶路。”

城西餘府,大門打開,餘知節得知李縣令開城降敵之後,當即遣散了家人,把信交給江家派來保護他的四名高手,拒絕了他們保護自己的要求,獨自坐在靜思齋中,他知道討天逆賊不會放過自己。老管家餘福說什麼也不肯走,逼急了乾脆說留下來替老爺收屍,餘知節見他心意已決,也便隨他去了。

屋外腳步聲雜亂,餘知節深吸了口氣,賊子來了。李林逸神情複雜地引著饒強鋒走進屋內,衝著端坐在書桌後的餘知節一躬到地,道:“餘公,討天大將軍饒強鋒前來拜望餘公。”

餘知節手捊胡須,歎道:“李大人,你在新齊縣居官尚稱清廉,怎麼能屈身事敵,將清名毀於一旦。人生自苦誰無死,何必如此愛惜生命,苟活一時,還連累了家人。”

說罷,餘知節連連搖頭。李林逸急聲辨道:“餘公,李某何惜一死,隻是城中百姓何辜,李某願以自己的聲譽換闔城百姓的生存,此心天地可鑒。”

餘知節沒有理他,看向饒強鋒道:“你便是逆賊饒強鋒了,我聽安義說過你在林華縣做亂,可惜官府沒有將你拿住治罪。你不思悔改,居然變本加厲,再度叛亂,致使百萬生靈因你塗炭,你罪孽深重,老天也難容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