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漠王庭,一片蕭條。大汗逝後,兩名王子各率著擁擠自己的部下離開了王庭,蒼狼萬人歸了利漫,黑狼萬騎擁立昆波,原本王庭的賢王、且渠、都尉等大小官員要不擁立其主,要不離心而去,眼看一場大戰就要爆發。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烏施大汗死前吩咐五千金狼軍效忠緹珠居次,正因金狼軍的震懾,加上昆波和利漫都希望得到妹子的擁立,暫時退出了王庭,才讓王庭保持了暫時的平靜。
金帳內,長成大姑娘的緹珠滿麵愁容,大漠一
觸及戰的形勢讓她憂心不已。父汗逝去,叮囑她要保住北漠的元氣,不準兩個哥哥爭鬥,在眾臣麵前立下遺囑,誰能南下奪取鄭都永昌便可為汗。
等眾人退去,烏施拉住女兒的手,叫進金狼軍首領恩翰,讓他發誓效忠緹珠居次。恩翰原是攣鞮大汗的死囚,烏施殺死攣鞮後救了他的命,因其武藝出眾對他重加籠絡,在北漠眾臣中恩翰可是說是最忠心的人,在烏施的麵前,恩翰劃麵割發,起誓效忠。
烏施死後,昆波和利漫都想拉攏金狼軍,無法打動恩翰的情況下又拉攏金狼軍的將領,恩翰帶著手下連殺八名將官,鎮住金狼軍,恩翰帶著剩下的將官來到緹珠居次麵前,向她發誓效忠。正因為金狼軍堅定地站在緹珠身邊,才讓北漠即將爆發的大戰暫時停下。
臨死前,烏施告訴緹珠,要鎮住昆波和利漫,要依靠薩都教,讓女兒在自己死後,請出薩都教法王為自己做法事,讓她向法王求懇,讓法王坐鎮王庭,方能保證大漠不亂。
傷心落淚的緹珠沒有看到父汗眼中的憂色,請神容易送神難,一直以來烏施對薩都教都是若即若離,既借助薩都教的實力又提防薩都教侵占汗權,如今自己大限已到,兩個兒子互不相容,女兒還無法把控局麵,隻有借重法王,才能讓兩個兒子忌憚,諸部落不敢離心。至於法王會不會成為大漠之主,已經不是他能管的事了,畢竟法王也是大漠人,能保證大漠不衰敗自己就算對得起祖先了。
正如烏施所料,巴多傑法王帶著數十名弟子駕臨王庭,烏施可汗的喪禮在法王的操持下,遺體在聖火中化為灰燼,數十名騎士帶著骨灰灑向大漠的四麵八方。在緹珠居次的要求下,漠民在王庭北六裡處的彌山因山建成三層神廟,最上層的金帳是法王居處,中層是上師、上人和尊者的住處,下層則是行者、侍者的居處。神山附近,有小部落在四周紮營入駐,祈求法王的保佑,無數漠民都以伺奉法王及其弟子為榮。
緹珠站起身,十八歲的姑娘嬌豔如火,膚色有
如牛奶般雪白,金黃色的秀發自然卷著波浪,一雙棕色的美麗動人心魄,眉頭那一抹愁悵讓人心生憐意。兩個哥哥各走一方,王庭靠著金狼軍自己勉強支撐,可是原本依附王庭的小部落紛紛投靠了神教,父汗臨終前的擔憂正在逐步地顯現。
帳簾挑起,一名金狼騎的將官在帳前致禮,阿提那,金狼騎的一名阿加(百騎長,低級將官),他的父親吐和啜是個六萬人部落的小汗,是為數不多擁立自己的人。當然緹珠知道,吐和啜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嫁給他的兒子阿提那。
“阿提那,什麼事?”緹珠問道。
阿提那敬慕地看了一眼緹珠,撫胸稟道:“居次,法王派人來請您去一趟,說是有人帶來了大鄭的消息,事關重要,請您也去聽聽。”
緹珠暗暗皺眉,關於大鄭的消息居然不送到汗帳,反而由神廟反過來通知自己,不用多久,恐怕大漠人隻知道神廟而不知王庭了。
“知道了”,緹珠吩咐道:“讓恩翰將軍護衛
我前去。”
巴多傑法王是薩都教第十七代法王,巴多傑在漠語中是“行走於地的神靈”的意思。緹珠走進金帳,法王盤坐在毯上,示意她在旁邊坐下。
法王身邊侍立個商人裝束的漠人,法王介紹道:“這是我的弟子卡律,常年在大漠和鄭國之間往來經商,他帶來了鄭國的消息,居次你也聽一聽吧。”
卡律詳細地把鄭國抽調二十四萬軍隊,組成鎮北大營在登州、雷州一帶駐紮,不用多久就可能北侵大漠。現在鄭國正準備舉辦比武大賽,選擇軍中強者充實到鎮北大營,為北侵做準備。
緹珠心亂如麻,壞消息一個接一個,自己該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