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名師培育子女成才。自魏以來,化州中舉及第的人數在各州之中位於前列,拿寧波一家來說,寧波自己是秀才,兒子寧澤更是榜眼出身,寧清政中了舉人;華政之子華文慶也高中探花郎,化州籍貫的官員不在少數。不過,能中舉及第的多是有錢人家,普通百姓衣不暖食不飽根本無力讀書,再加上兵禍不斷,安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書院有如良田,讀書人好比種子,有了讀書人才有曆史的傳承,這種傳承即使王朝變更也不會斷絕,章義書院和澤昌書院存在的時間都比大鄭的國祚要長。寧波是老狐狸,他提議籌建書院當然不是為了純做善事,主要還是替寧家的將來著想。
國家會覆滅,世家有興衰,要想寧家福澤綿長,就要讓百姓念起寧家來說好,讀書致仕、經商賺錢是根本,同時還多行善事回饋鄉裡,寧家在化州沒少做鋪橋補路、憐老惜貧的好事,去年雪災更是竭庫賑災,在化州百姓口中寧家是積善好人家。
吳子雄有些肉疼地道:“籌建書院可不是小數目,光買山買田就要數千兩銀子,還要興建學院、聘請教師、添置書籍桌椅,少說也得萬兩以上。”
在座的多是聰明人,都知道建座書院的好處,以前他們也做過養讀書人種子的善事,但比起書院來小巫見大巫,資助一兩個讀書人哪有資助一群人收獲大。能來書院讀書的多是良種,這些良種哪怕隻有一成中舉及第,便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這些人踏上仕途,自然對資助他們人感恩戴德,將來說不定哪天就是回報的時候,更往遠裡說,如果誰將來寫書,把這段曆史寫進書中傳於後世,資助的人豈不隨著史書留芳千古嗎?退一步說,那些沒考中舉人進士的讀書人,在鄉間教書育人,也會傳揚他們的善舉,被鄉人敬仰。
整個化州除了官學,沒有一所書院。成立書院並非易事,除了要大量的錢財外,還需要官府審批,這對在座的眾人來說問題不大,主要問題是缺人。首
先缺少良師,化州雖然出過不少舉人進士,但留在當地的人不多,有少數有才之士也被鄉紳高價延請到自家教授子女。化州是戰亂之地,外地讀書人不願來此冒風險,沒有良師施教是最大的問題。其次是缺讀書人。化州是戰亂之地,民生極不安穩,百姓衣食尚成問題,哪有閒錢去讀書。
寧太爺此時把籌建書院的想法拋出來,確實是到了條件成熟的時候。德化育民是刺史的責任,也是政績,所以向府衙申請創辦書院,江刺史肯定積極歡迎。官府有態度,隻要有錢,買山買田,興建人力都會積極配合。至於良師,有江安義這麵士林中旗幟發出邀請,各大書院甚至國子監都會派人來任教,說不定天子都會關注,黃羊書院就在有人陸續及第後,天子下旨嘉獎書院為國育才,賜皇田五百畝,山長蘇子明授正六品上散官朝義郎,講師淩旭授正六品下散官承議郎,其他老師皆在封賞。
彆看隻是散官,對於書院多數教書育人的講師
、副講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恩賞,澤昌書院的新任山長邵仁福曾是從七品下的國子監主簿,到澤昌書院後晉了一級是從七品上的學錄,擠走馮山長接任山長,天子也不過給了從六品上的奉義郎,至於趙興風得了個從七品下的宣義郎就感恩載德不儘了。當蘇子明和淩旭晉封的消息傳到澤昌書院,不少講師、副講人心思動,學而優則仕,誰不想當官發財光宗耀祖,當時怎麼就沒抓住機會呢。有黃羊書院的先例,寧波相信隻要江刺史一聲召喚,講師們來的唯恐不及。
至於讀書之人什麼時候都不缺,以往化州窮困家無餘糧,供不起孩子讀書,江刺史來化州後,蜜水果生意讓瓜農多收了三四兩,而製造蜜水果又讓不少婦人也能養家糊口,貿易入邊市後,各行各業的生意紅火起來,找事變得容易價格也高了起來,而糧價被官府死死抑住,多數百姓家的日子比以前好過了不少,應該有不少人想著孩子讀書識字。書院辦起來後,如果江刺史肯親自到書院講上兩節課,那麼估計遠在
千裡之外的讀書人都會趕來,到時唯恐書院接納不了那麼多學生。
除了吳子雄心痛錢,其他人紛紛爭執起來,“我願出八百兩銀子興辦書院”、“我替主家作主,贈給書院二百畝良田”、“那我就出資興建書院的主樓”。
何文彩跟吳子雄的關係好,笑著點醒他道:“吳老板要是不舍得銀子,你那份我替你出了,勒石立碑的時候可把我的名字寫大些。”
吳子雄醒悟過來,去年賑災朝庭準許勒石立碑以彰善行,石碑立在城北城門處,每天都有百姓前來燒香叩拜,感謝碑石上的善人善舉。人生在世,衣食豐盈的話,麵子就變得重要起來,而這樣的麵子誰會嫌多。
看著眼前眾人爭吵,寧波捊須微笑,這主意是自己出的,自己的名字理當刻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