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懷王石重仁任清田司督辦的旨意在官場上引發震動,這位一向被忽視的皇子回到眾人的視線中,有人神神秘秘地傳遞著天子與洛懷王和顏悅色地交談,一連三天宿在玉明宮,賜給劉貴妃珠寶綢緞,並賞了玉明宮服伺的太監宮女的消息,這些跡象表明洛懷王極可能成為像楚安王那樣的實權強勢王爺,許多人頓足後悔,當初怎麼沒想過去燒這個冷灶,最後悔的莫過於侍中劉興節。得了消息後,劉興節早早地回了家,帶著兒子、孫子一大幫人套了數輛大車來洛懷王府。
車馬離著王府老遠便慢下來,前麵排著長長的隊伍,花了半柱香的功夫才來到府門前。守門人這幾日笑得臉發僵,想著兜裡沉甸甸的銀兩,痛並快樂著。看到劉侍中下車,守門人趕緊迎上去笑道:“劉大人,您是稀客,快裡麵請,我這就去通知王爺出迎。”
稀客兩個字刺得劉興節一皺眉,身旁的長子劉書賢遞過去一張銀票,看到十兩的字樣,守門人腰彎得更低,笑得更甜了。剛到二門,石重仁迎了出來,把外公、舅舅、表兄們迎進永安殿。
洛懷王府比不上楚安王府闊綽,不過永安殿(銀安殿)是按製修建,麵闊五間,東西配樓,覆灰瓦,殿中設高座,座後屏繪四爪雲蟒,張揚著王府的威嚴。永安殿內已經高朋滿座,眾人看到劉侍中紛紛起身見禮。從未接待過這麼多的訪客,石重仁有些不知所措,莊鬆偉站在他的身後,不時地出聲音提醒,總算將場麵應付下來。
來客除了燒灶外,多數還是想托洛懷王的麵子加入清田司。清田司還有兩名副使(正五品上)、主簿一人(正七品上)、錄事兩人(正八品上)、府、史若乾的空缺,天子曾有旨清田司官員的安排由江安義自行決定,隻需上報吏部備案即可。
江安義有意從六部九卿中選用人手,可是無人願來,人人視為畏途,托門路想辦法逃脫,最後被選中的人多是受到排擠或者隻知做事不知討好上司的人,官場上在看江安義的笑話,便連李世成也沒有提出要來清田司幫忙。事情在天子去了清田司後發生了急轉,清田司變得炙手可熱起來,那些當初想辦法逃脫的人後悔莫及,打聽到清田司還缺人手,於是又開始托門路想辦法要進清田司。
李世成每天必到江府,軟磨硬泡要進清田司,澤黨的同窗上門來拜訪,話裡話外不是自己要進清田司就是推薦親戚朋友,就連田守樓也被朋友們爭先宴請,目的當然是讓他說情進入清田司。
馮忠按照天子的吩咐詳細地記錄著有哪些人找過洛懷王、見過江安義,一連三天,石方真看到江安義沒有答應一個人進清田司,而是推說萬歲已讓洛懷王做督辦,進人之事由洛懷王作主,他不好逾越。石方真滿意地道:“不驕不縱,有大臣之風。馮忠,關於江安義的消息照常即可。”
所謂照常,便是不要特意關注,隻需將大事奏報,馮忠恭聲應是,悄然退下。
不動聲色地與眾人寒喧著,劉興節麵帶微笑地聽著眾人恭維著石重仁,心中盤算著待會獨處時要怎樣跟外孫提起讓自己的兩個孫兒進入清田司。他跟這個外孫並不親近,洛懷王出宮
建府時劉家隻是虛應故事,並未出大力幫忙,倒是庶女嚴劉氏夫妻幫了不少忙,嚴建材出事還是洛懷王出麵求情大事化小。
劉興節有些感慨,莫非自己老了,目光變得短淺起來,在幾件大事的推斷上都出現了錯誤。首先是聽聞女兒在宮中受冷後逐漸疏遠了父女關係,與洛懷王這個外孫之間並不親近,眼下洛懷王受天子重視,女兒也重獲聖寵,想到女兒的性子,劉興節暗自揪心,劉家極可能失去這個強有力的臂助;其次是在嚴建材這件事上,自己不但沒有幫忙反而惡語相向,庶女已經明顯與劉家疏遠,她與洛懷王關係密切,如果說上幾句壞話,原本疏淡的關係豈不是越發遠了;嚴建材任左監門衛中郎將時自己嫌他沒有出息,幫不上家中的忙,不料他因禍得福去了鎮北大營,眼下京中武將一個個紅了眼要往北征的隊伍中擠,誰願意放過這個沙場立功的機會,嚴建材雖然降了幾級,但以他的武藝,又有洛懷王這層關係、申國公照應,說不定真能搏個侯伯回來。唉,等忙過這陣,讓程氏帶點東西去看看庶女,緩和一下關係。
時辰不早,原本有意在王府混飯吃的人紛紛起身告辭,沒看到劉侍中穩坐不動,擺明要來場家宴,誰讓洛懷王是人家的外孫呢,咱們這些人讓路吧。
酒宴擺上,劉書賢道:“王爺,方才一路行來我見府中缺乏打理。不是舅舅自誇,劉家訓練的家人忠誠勤快,回去後我送些人來幫你操持家務、打理花草,做些迎來送往的雜事。”
說著,劉書賢又從懷中掏出一疊厚厚的銀票遞過去,笑道:“你如今兼了清田司督辦的差事,用錢的地方很多,該賞賜手下的時候千萬不能小氣,你不知道京裡這些齷齪官員,表麵上恭恭敬敬,背地裡肯定要說你小氣。”
洛懷王府的年俸是兩萬兩,劉貴妃並沒有什麼幫附,石重仁除了在並州洛懷縣有八百頃賜田外,就是開府時劉家給的兩間鋪麵以及嚴建材夫給的一間茶樓,靠這些錢支應王府的日常開支足夠,可是石重仁是個頑主,走馬鬥狗養蟲鳥花銷不小,所以王府的修繕、花草就都要節省著用,王府內的草木凋零給人一種頹敗的感覺。
石重仁最近在東市看中了一對白鸚哥,據說是從黔州苗寨那邊得來,貨主開價三千兩,石重仁正為銀子發愁呢,如果買下這對白鸚哥,剩下的大半年便沒有了零花錢,劉書賢的這疊銀票正好雪中送炭。石重仁眉開眼笑地接過,道:“多謝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