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所有人都不可自抑地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場宴會, 想起當時宴席上有個錦衣少年彎弓射月,技藝極其精湛,竟然射落一縷月光。
神女為之欣然, 青眼有加,折花相贈。
三年前親眼目睹這件事情的人不在少數, 知道當時有很多解釋不通的疑團,譬如那支箭射落的並非是月光,而是神女的衣裾。
不少人也暗暗猜測過,衛侯被閒置的那三年,便是因為他外甥射出的那一箭觸怒了神女,引得陛下為之不快。
但今日神女的出現似乎又使這種暗地裡的流言不攻自散。
因為流言能作假, 可神女的注視,卻是在眾目睽睽之下, 唯獨看向他。
霍去病低垂著眼瞼,似乎一無所覺, 隻是自顧自地保持著一種恭順的姿態。又似乎是早有預料,因此毫無異樣地承受住了這一眼。
那些目光並沒有長久地停留在他身上,如今他的年紀和他的名聲都還不足以承擔神女的注視,但有另一個人可以。
衛青。
他是霍去病的舅舅,是與霍去病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血親,更是在戰場在朝堂上都站在霍去病前麵的那個人。於是那些目光在霍去病身上毫無所獲之後, 又紛紛轉落到了衛青身上。
然而在霍去病身上都找不到的破綻, 在衛青身上當然更難以有所收獲。
那些目光就顯露出失落的神色, 又紛紛地收了回去。
極少有人注意到, 就在他們的目光落在衛青身上的同時, 霍去病的手腕不自然地僵硬了一瞬。
從這裡開始, 此後宴席上的種種似乎都與他無關, 他的思緒漸漸地飄散了。
他沒有父親,衛青名義上是他的舅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扮演了他父親的角色,再往後他長大了一點,衛青又像是兄長一樣與他相處。
衛青待他如父如兄,他視衛青如父如兄。
一時如此,一世也當如此。霍去病並不覺得這樣的關係有什麼改變的必要。
很多人覺得他年紀輕,年輕人理所當然桀驁不順從,想必在舅舅麵前也沒有那麼馴順。
也有人以為他走上戰場是為了與衛青爭名奪利,是不甘心和不服氣。
但其實霍去病隻是覺得,衛青在戰場上成名,所以他也當然要走上戰場。
就像兒子要繼承父親的榮光,幼弟要延續兄長的榮光,他也理所當然要延續衛青在戰場上的榮光。
這一回西征之前,當他們將要離開長安城時,衛青反複叮囑他需要在戰場上注意的事情,他一一點頭一一記下。
等到終於說無可說的時候,衛青沉默良久,像小時候那樣過來摸了摸他的頭,問他怕不怕。
霍去病說沒什麼好怕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
他是衛青的外甥,而衛青在戰場上建功。既然如此,他也屬於戰場,又怎麼會對戰場生出畏懼之心。
從前衛青出征的時候他沒有跟隨過,但遠在長安城也時常聽到衛青的威名,心裡隻想著有朝一日也能跟隨在衛青馬後上戰場。
如今得償所願,心裡其實很高興,隻是沒有表現出來。
他沒有把這些說出來,因為覺得沒有說的必要。
舅舅一定明白他的心意,從小到大都是如此,最懂他的不是生母也不是溫柔的姨娘,而是平素沉默寡言的舅舅。
但他又覺得要說些什麼,因為很快就要離開長安城,出城之後衛青就不再是他的舅舅,而是領軍的大將軍長平侯,有些話就不能再說。
所以他抓住這最後的時間說,“不害怕,舅舅最疼我,跟著舅舅,去哪裡都不怕。”
但是衛青沒有像他想的那樣笑起來,而是默默看著他,良久之後苦笑著側過臉,輕輕說,“我若真的疼你,就不會把你帶上戰場。”
如今想起來,衛青當時的表情和當時說的那句話,簡直像是一種預兆。
此前霍去病沒能讀懂也沒有多想,但此時此刻他忽然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他意識到戰場其實並不是一個好地方……上戰場前他與舅舅無話不說,而現在他從戰場上走下來,短短一場戰爭的時間,他心裡就藏了一件不能告訴舅舅的事情。
他下意識想把手腕藏起來,可是又無處可藏。
沒有人知道,就連衛青也不知道,他手腕上正長著一塊小小的銀白印記,顏色就如同月光滲進了那一塊皮肉將之浸泡得通透,形狀則像是一朵花苞,微微地綻開著一條縫。
三年前那場宴會上,他射出了一支箭,捧了一朵花回家。
所有人都說那朵花是神女所賜,是神女對他的青睞。
那天晚上月光出奇得皎潔,霍去病在月光下看那朵花。
他沒有從中看出什麼端倪,而是看著那朵花逐漸地消散在月光下,消失在他手掌心裡。
當時他並不覺得驚異,反而覺得這樣是應當的。
玄奇的物品無法長久存在於天地之間,那朵花顯然歸於玄奇之屬,消散了也不足為奇。
霍去病沒有多想這件事,直到三年之後,出征之際,他忽然發現他手腕上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了這樣一個印記,很小,並不起眼。
起初霍去病並沒有意識到那是什麼,直到他裝備齊整,習慣性地整理弓弦——
那一瞬間他僵住了,他想起來手腕上那個印記其實是一個花苞的形狀。
想起三年前神女折贈的那枝花,想起傳進過很多很多人耳朵裡的那句話。
那是神女的青睞。
還是更隱秘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