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這個胖小子,有這麼牛?
說他繼承了父親的美貌,她相信了,至於智商,要真跟衛其軒似的,她還得擔心這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不是說天才和瘋子僅一線之隔,衛其軒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真是天才,可也瘋得緊。
洛霜覺得,衛其軒的智商繼承一半就可以了,這就能超過當代的大多數人,太多了不好,真的!
然而事與願違,周歲後,這孩子展現了驚人的天賦,和他父親一樣的妖孽。
雍正十年
永璉四歲,到了進上書房的年紀。
按理說,他該和其他皇室的孩子一樣,上第一小學,但是吧,兩年時間他已經在衛其軒的教導下,學完了小學的課程,讓他再去,就是浪費時間。
再說他是太孫,時間非常寶貴,於是雍正為了他,組建了新的上書房,裡麵有三十位老師,輪流為他講課。
可他進去讀了才一周,就不願意去了。
洛霜好奇,詢問道,“怎麼了,是聽不懂嗎?還是不感興趣呀?”
永璉撇嘴,小鼻子一翹一翹的,可愛極了,但說出來的話,卻儘顯囂張,“他們連我的提問都回答不了,我能跟他們學什麼?”
洛霜懷疑,這真的是她的子修嗎?那個從小就以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溫潤如玉,又成熟穩重的孩子?
她的子修,從來沒這樣狂妄過吧?
這就是洛霜的濾鏡了,子修小時候也是狂過的,覺得天底下就他最聰明,其他都是愚蠢的金魚,可衛其軒一出手,直接壓下了他還沒冒頭的氣焰。
告訴他,什麼叫做你爸爸就是你爸爸,是你一輩子超越不了的爸爸!
洛霜那手指戳他,“小子,你這麼狂,你阿瑪知道嗎?”
永璉一頓,辯解道,“本來就是。”
下午的時候,永璉被召進宮了,雍正,衛其軒,理親王,十三貝勒,和那三十位老師都在。
永璉進去的時候,看到這陣勢,也沒有被嚇著,給長輩行了禮,然後老實地站在衛其軒身邊,要有多乖巧,就有多乖巧。
雍正的心裡先是軟了軟,語氣就放輕了不少,“聽說你不上學,是覺得他們學問不夠,教不了你?”
永璉揚起笑臉,甜甜的道,“皇瑪法,是孫兒錯了,孫兒不該不尊敬老師,孫兒一定知錯就改。”
雍正頓住了,忘了該說什麼。
這孩子太機靈太聰明也不好,能直直地抓住你的軟肋,讓你無從責怪。
理親王一把抱住他,“也不全是你的錯,他們學問不夠,確實不適合當你的老師。但是永璉啊,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你是知道的吧?”
永璉歪頭想了想,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他們雖然不能像阿瑪一樣什麼都懂,但總有我不懂的,所以我隻要學他們懂的部分。”
那三十位老師頓時麵紅耳赤,一個個羞愧而已,被一個小兒說他們不配,這是何等的羞辱。
可偏偏,他們確實被太孫問倒了,問得說不出話來。
而說睿親王什麼都懂,他們也不能反駁,睿親王確實妖孽一般的存在,無論哪一方麵,都知道,並且了解得比他們還要深。
而太孫和睿親王一樣聰明,現在隻是年齡小,閱曆還不夠,等他成長起來,是另外一個妖孽。
其中一位老師深呼吸,站出來,“微臣熟讀百家典籍,不能說全部理解透,但可以給太孫提供想法參考。”
他旁邊的也站出來,“微臣農家出身,在地方上擔任縣令二十三年,與民生一道尚有點經驗。”
“微臣以書法見長……”
“主持修建了大清大半的水泥路……”
“微臣行軍打仗三十餘載……”
他們一個個報出自己擅長的部分,永璉聽著聽著,頭漸漸垂了下來,耳根子有點紅。
等到最後一人說完,永璉豁地抬起頭,從理親王的懷裡下來,先對著那三十位先是一拜,然後跪在雍正麵前,“皇瑪法,是孫兒錯了,孫兒不該瞧不起彆人,須知這世上就沒有真正的笨人,隻要會思考,他們總會有自己的本領和見識。這次孫兒認錯,以後一定戒驕戒躁。”
“好好好!”雍正喜悅地拍掌。
理親王和十三也不由露出微笑,大清有這麼聰慧又敢於認錯的儲君,實在是太好了。
見雍正等人都原諒了自己,永璉偷偷去瞧衛其軒,隻見他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頓時心裡大喊,“額娘,快來救寶寶,阿瑪太可怕了!”
而這之後,他的阿瑪會叫他見識,什麼是真正的可怕!
這世界上有無數的知識和學問,不是狂嘛,且學著吧,你阿媽有本事叫你一輩子都學不完。
雍正二十年
永璉十四歲了,如果是以前,就是在十年前,這個年紀都該成婚了。
可隨著這些年大清人□□發式地增長,人口需求已經從數量轉化為質量。
再加上百姓的經濟狀況變好,醫療體係的完善,人均壽命增長,十八歲成親的概念漸漸被普及。
所以十四的年紀,其實不該談婚論嫁的。
可永璉不一樣,他是太孫,雍正這兩年身子依舊健康,但老了之後,體力和精力跟不上是事實。
雍正還想著,趁著自己現在還能動,就提前退下來,帶著老阿瑪一起出去溜達溜達。
鐵路已經在大清的土地上全麵普及,這可比坐馬車舒服多了,幾乎感覺不到顛簸,再加上皇室特供的火車,上麵被裝修成豪華的房子,和在宮裡沒什麼區彆。
因為保養得好,康熙一直健在,隻不過年歲上去了,清醒的時候少,昏睡的時間變長。
可就是這般,他的睡眠質量也不好,時常莫名驚醒,醒了之後就開始心情鬱鬱,偶爾還會忘記一點事。
禦醫說了,康熙也就這兩三年的事。
所以雍正想給永璉成親,想讓康熙見到他喜愛的重孫子成婚,也想退位後,陪著康熙看看這大好的河山。
這是康熙一輩子惦念的東西,哪怕退了,明麵上萬事不管,可在心裡琢磨了一遍又一遍。
礙於是太上皇的原因,他不敢輕易離開暢春園,就怕出了問題,給小輩找麻煩。
可壽命將儘,雍正不願意叫自己的皇阿瑪有這樣的遺憾。
於是從去年開始,他陸陸續續把在世界各地的兄弟們叫回來,事情該交給兒孫的,就交給兒孫,他們的任務,是像當年那樣,陪著康熙遊覽大清。
永璉作為太孫,他的太孫妃人選,早在四年前就已經開始暗中選擇了,並且暗暗送出了嬤嬤教導,順便考察。
原本一共選了十家姑娘,第一輪排除了六個,不是她們不好,是不合適。
太孫妃不容易做,皇後更不容易做,尤其是這一代的皇後。
未來皇後不僅要處理好皇室錯綜複雜的關係,還要做好一個女子的表率。
之前皇後所謂的母儀天下,那是對著後宮,對著朝廷命婦的,可在這之後就不一樣了。
隨著大清的發展,女子已經有了一半的人走出來,當官,經商,工作,學習。
她們不再是男子的附庸,被關在後宅,而這是朝廷提倡的。
那麼身為皇後,就不僅僅是管理後宮,管理宗室大臣福晉,而是要代表天下女子走出來,和皇上站在一起,共同管理這個全新的大清。
所以這就需要皇後有當官,甚至為君的才能,可偏偏她的野心和權力欲還不能太重。
要知道她麵對的是永璉,一個絕對一言堂的存在。
於是皇後在永璉的麵前,於公得是下屬,於私還必須是妻子,這是何等難的事。
皇家也明白,這樣的媳婦那得是千年一遇的奇才,不敢想,所以就儘量往有公心了找。
隻要這女子保持一個公心,那麼作為永璉的下屬是合格的,至於私人情感,或許相處時間長了,能生出一番知己情?
好吧,就連永璉自己,也不相信他會產生什麼愛情,所以一個合格的皇後,隻要做到公心為天下就好了。
按照這個標準,雍正最終選定了烏蘭察家的貴女。
而這人,原本不在那十個預備候選人之列,之所以會脫穎而出,純粹是她乾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烏蘭察格格十三歲,天資聰穎,從小就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第一小學,由於實在優秀,她連連跳級。
第一小學這樣的天才孩子不少,所以這個黑瘦的小格格也沒有凸顯出來。
就這樣,她在連著跳級之後,十三歲就完成了大學學業,並且一畢業,見考入了監察院。
這個年歲,還是個孩子,所以監察院的上官也沒有給她分派什麼任務,就讓她跟著前輩學習。
然後這格格,不是一般人,她覺得目前的朝廷製度有很大的問題,對官員的約束程度遠遠不夠,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就對這家裡人下刀了。
通過半年的明察暗訪,她把烏蘭察家十三位當官的男人女人,查了個底掉,然後以此為論據,寫了一片長達三萬字的報告,標題就是《官員考核的不合理性——論大小官員是如何鑽漏洞挖大清牆角》。
這份報告交上去,監察院院長看得頭皮發麻。其中有兩條,是他自己鑽過的漏洞,而有一些是他們監察院也不知道的,叫那些官員逃避了去。
可水至清則無魚啊!
院長和烏蘭察格格將這個道理,沒必要一杆子打死。
烏蘭察格格瞪著圓溜溜的眼睛,“我知道,我就是想叫他們也知道,他們的小動作,監察院都一清二楚,所以看著辦吧。”
院長一噎,把報告遞了上去。
雍正看完之後,樂不可支,招來烏蘭察大人,也就是這位格格的親生阿瑪,“瞧瞧你閨女都乾了什麼好事。”
烏蘭察大人全程黑著臉,翻完了那份報告,最後自己都忍不住驚歎出聲,“她到底是怎麼查出來的?”
這報告上雖然是那烏蘭察家舉例,說了他們做的一些相對沒那麼規矩的事,但烏蘭察大人也知道,既然皇上給自己看了,而不是直接責罵,那就是不完全介意,所以他也有心思關注彆的。
這麵的一個個漏洞,不完全是故意的,也有他們操作時留下的不易覺察的後遺症,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閨女居然全找出來了。
不得不說,他都有點佩服閨女的膽大心細了。
雍正也覺得這小姑娘實在是個人才,於是找了小姑娘來,然後就知道了她偉大的夢想,那就是致力於一輩子給朝廷找漏洞,然朝堂體係運轉更順暢。
雍正眼前一亮,對著永璉眨眨眼。
永璉會意,出麵用語言誘拐小姑娘,把她的底子都摸透了,然後回來向雍正請旨。
他要讓烏蘭察格格當皇後,不為彆的,光是這小姑娘一輩子兢兢業業為他捉蟲,就是一個合格的皇後!
雍正二十年底
皇太孫大婚,娶烏蘭察慧珠為太孫妃。
半月後,在除夕家宴上,雍正宣布了退位,把皇位傳給了太孫。
於是過了一夜,太孫永璉成了新帝,年號承乾。
承乾元年
永璉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各種加封,康熙成了高祖皇帝,雍正是祖皇帝,而衛其軒就是太上皇了。
洛霜從睿親王福晉,一步晉升為太後。
然後從理親王到二十二阿哥,成了屬國的國王,鐵帽子親王,親王,郡王等等。
和衛其軒一輩的,像弘昀弘時,也都成了親王。
永璉是曆史上唯一一個有好幾層長輩存在的帝王,光是想封號都能頭禿,這也就算了,關鍵他的堂爺爺們,堂叔伯們,還有好些屬國的國王,這個加封的難度就成倍的增長。
但這些還都是小事,大事則是,這些長輩們奉著康熙跑了。
一列皇家列車,車上全是一群老頭老太太,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外麵流行的老年團呢,最年長的康熙,都八十多了。
而他的兒子孫子們,從六十到三十的都有,再小一點的都擠不上這列車,所以也算是名副其實的老年團。
但關鍵是,這裡麵一個個都是大人物,有三代帝王,有各大清屬國的國王,最不濟也是一個郡王,那個都不是小角色。
沒錯,衛其軒和洛霜也在裡麵。
現在衛其軒也是帝王了,太上皇嘛,當然是帝王。
永璉鬱悶的不行,雍正要帶著康熙出行的消息他當然知道,車輛,行程安排,還是他幫著敲定的呢。
可他萬萬沒想到,正月都沒過呢,他們就迫不及待的動身了,說什麼去溫暖的南方過冬,都是借口。
這也就算了,連衛其軒和洛霜都走了。
難道這些鎮山太歲離開,阿瑪和額娘不該留下來幫幫他嗎?怎麼能自己跑了呢。
這些人一走,大清有權有勢的人幾乎走了一半。永璉看著原本排在中後位置的人,都站在了第一排,就忍不住歎氣。
弘昀也想歎氣,祖父阿瑪甚至連二哥都跑了,憑什麼他還要站在這裡?
明明他的身體好吧,他的身體也養好了,可是他也想退休了。
永璉看著弘昀的表情,一口氣憋著差點沒上來,隨即陰惻惻的道,“三叔,您不會也想拋下朕吧?”
弘昀一凜,忙賠笑道,“當然不會,我可是答應了二哥,一定好好輔佐你。”
他哪敢喲,從小被永璉這個妖孽整怕了,他是一點反抗的念頭都不敢起。
哎,打工人的苦悶!
公元2021年
全息技術麵世
網友們聽到這個消息,紛紛興高采烈,然後翹首以盼。
全息技術誒,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們可以看到全息電影了,晚到全息遊戲了?
哇塞!已經心癢難耐了!
所有人等到第一個全息作品麵世,是遊戲還是電影,或者一步到位,成立了一個全息宇宙?
沒辦法,以前的皇家,現在依然是九州第一大世界的愛新覺羅家,永遠喜歡搞神秘。
他們研究了全息技術,不成功就絕對不會對外公布,可既然公布了,就說明一定是真的。
所有人都好奇了,這個號稱全世界做聰明又最雞娃的家族,天才人才能才全才輩出的家族,到底會製作出什麼樣的第一個全息作品?
在12月8日,也不知道是什麼特殊日子的日子,第一部全息作品麵世。
是一段曆史記錄。
那是承乾帝登基的畫麵,上麵坐著三位帝王,和眾多傳奇般的國主!
全息題材,就意味著身臨其境,觀眾能親身體會這樣的盛世篇章。
“啊啊啊!尖叫,我看到了真的承乾帝,太好看了,帥得都不像真人了”
“我的天哪,我的天哪,那是啟元太上皇嗎?和承乾帝站在一起,就好像雙胞胎一樣”
“康熙,雍正,啟元,承乾,理親王,直親王媽媽,我看到了真的嗚嗚嗚,我圓滿了,這輩子值了!”
“此生無悔入九州!”
本故事完
作者有話要說: 1取自康熙冊封太子胤礽的詔書,修改而來。
看出來了吧,下一個寫全息網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