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人並不清楚後來發生了什麼, 隻知道在六殿下離開以後,戚敏就吩咐將他們帶來的東西重新打包起來,問怎麼著, 她道待不了兩日要搬走了。
在六殿下跟前那樣放肆過後, 還能好好的,一點兒懲戒也不受, 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畢竟要是吹出來名聲的廢物,竟然膽敢在貴人跟前故弄玄虛,回想戚敏進到廳裡之後,都沒跪一下子, 隻平平常常作了個揖, 她還不在不知者無罪的範疇,當時人就把殿下的身份給叫破了……
這屬於是我知道你是皇子,卻沒跪你,不僅沒跪你, 還平等與你對話。
姚家人退下去之前就是這樣一個感受, 當時多半覺得她要遭殃了, 還怕牽連上推薦了他的自己家。後來的發展卻大大出乎意料,皇子殿下怎麼來的就怎麼走了, 沒提賞賜,但也沒說懲罰,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腦瓜子不靈光的都迷茫得很, 一大家子人裡麵,總歸會有一兩個開竅的,腦袋瓜聰明的悟出來了!
沒有懲辦了她就是要留用的意思。
不大肆聲張估計也是這方麵考慮。
像是能掐會算的這種, 活生生的長在很多人的敏感點上,六皇子可能打算拿她當奇招使, 能藏一天就藏著一天。姚家聰明人這樣分析,後來戚敏說的似乎又印證了這一點。
戚敏吩咐收拾行裝,姚家人趕緊挽留。
姑娘們還想多看兩眼病美男,當然這個部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家裡人還沒尋著機會讓戚敏看看,人這就要走,顯得他們好像白忙活。
挽留肯定不成功,戚敏說這不是她的意思,問是誰的意思吧,她道彆急,很快就有說法。
然後很快,六殿下的人接走了他們,名義上殿下接的是周鶴延,對外的說法戚敏和周鶴延是一起的,他倆是那種大家心照不宣的關係。
至於說為什麼接周鶴延,反正現在他名義上是六皇子的幕賓。
姚家人肯定不信,都覺得他就是一枚煙/霧/彈,都親眼見過這位有多孱弱,這麼個多走幾步都嫌累,吹陣冷風就要不好的弱氣男人,能為殿下辦什麼事?
所以說,他就是給戚姑娘打掩護的,殿下興許不方便直接接個姑娘回去,可奇人異士得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接回去又難以放心,才做了這樣的設計。
情況真如他們所想?
隻能說有一部分但不完全。
要避免情況走向對自己不利的方向這種考量肯定有,周鶴延真是純純的煙/霧/彈嗎?
也不是。
姚家人吃虧在他們不知道戚敏和六皇子談話的內容。其實也不算多,可以說非常簡單,戚敏直言有些選擇是沒有選擇必須要做的,她道一切的變化都源自於太子太孫遇難,這個噩耗改變了太多,包括朝上的格局,也包括各方的人心。
從皇上皇後到宮中的妃嬪到皇子們到朝臣到地方勢力。
沒有任何一方能摘出去。
從前太子鎮得住,有他在,兄弟們誰也不敢生二心,即便是不甘心的也隻敢在夜裡睡覺時想想,不敢對外顯露分毫。
六皇子本身不是很有野心的,他被迫有了。
說來也好笑,因為他是個能壓得住各種情緒,甭論喜怒都能穩穩當當把事情辦妥的人,在太子罹難以後,皇帝十分悲痛,精力大不濟,很多事顧不過來。就把不特彆緊要的一些交給六皇子主持了。這其中當然有皇後的推動,在那個噩耗傳來之後皇後比皇帝更難過,也比皇帝更快調節過來,屬於是悲痛之餘還強迫自己分出心思為之後做了些盤算。
站在她的立場上,這也不費腦子。
攏共生了兩個兒,就算在這兩個裡麵她完全偏向太子,不怎麼喜愛六皇子,那也是親生的。
繼承大統這種事,有親生的還能不選親生的?拱手捧彆人兒子上位看彆人去當太後嗎?
母儀天下這麼多年,腦子還是有的。
皇後做了明智的決定,她在宮裡給皇帝吹枕邊風,外麵由國舅接應,準備慢慢扶持六皇子。
京城裡麵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有很多雙眼睛看著,皇後的意思該知道的全知道了,眼看他那邊推進了起來,其他方麵能沒個應對?
皇後要排除其他可能保親兒子一個皇位。
大臣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然也想尊重嫡庶長幼之彆,問題這個六皇子不當人,都怕他成了大家全沒好果子吃。
六皇子為何那樣?
還不是因為他出生那會兒親哥就已經是太子了,多年以來他沒想過還有自己繼位的可能性,於是老老實實遵從本心,完全不在意那些大臣咋個想,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到底是從小讀的書不對還是受了誰的影響,這個他自己最清楚。
反正客觀情況是,他章法大於私情,是個天然卷,卷得兄弟崩潰的類型,對自己和彆人都很嚴格。
這德行,大臣們不想看他上去也不奇怪哈。
還是皇子就這樣,要是當了皇帝,不逼死人?
連鎖反應就這麼形成了,從太子出事開始,皇後被迫扶持小兒子,國舅隨後同幕賓商議開始重新布局,其他大臣發現這個風向變化大家深知自己不乾淨怕六皇子真上去了清算自己,也拿出實際行動來狙他,六皇子連續遭遇花式詆毀,各種小動作直指他,讓他意識到自己沒有選擇。
現在他是唯一的嫡皇子了,屬中宮皇後所出,遵照禮法有嫡先立嫡,無嫡論長論賢,他目前應該是最名正言順的一個。
也因為名正言順,其他兄弟隻要想上去,就得拿他開刀。
擺明態度直接放棄可取嗎?
也不可取。
一來,隻要他好好的彆人就不夠名正言順。
二來,母後會被氣死。
三來,退一步等於走向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