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頓時了然,隨即衝到對方陣前百步高聲大吼:“來者可是劉封,彭羕?”
聲如悶雷,響徹戰場!這就是不是名將的名將的實力!
那怪獸回話了:“老子是寇封!!!”
臥槽!!
大春還真是狂喜過望啊,猜對了啊!都說算命的半仙見人一麵就能猜出個七七八八,我和果果都是仙尊級彆的,猜個將星的來曆真心不要太簡單!
三國第一尷尬青年,劉封,原名寇封,身為劉備的合法繼承權繼子,自身的武力相貌肯定不會差。但劉禪出生後,他的地位就尷尬了。即便劉禪沒有出生也同樣尷尬。古往今來,從沒有乾兒子繼承王位的例子。
隻能說他是劉備客居荊州朝不保夕時為了延續團隊,同時拉攏長沙羅候寇式勢力不得已的選擇。但是關張會怎麼想?難道大哥死了,我倆就不能“兄終弟及”把團隊接過來繼承匡漢遺誌?有必要撿一個姓劉的都不是的來當老大?這念頭不可能說出來,但關羽對“螟蛉之子”的不滿已經公開化了。這也是元老派與荊州派一直以來的矛盾。
隨著曹操占領荊州,羅候寇式歸順了曹操,劉封又多了一份尷尬。也的確被後來的孟達抓住這一點作勸降的文章。
劉封的軍功資曆也尷尬,相比於先登斬將攻無不克的黃忠魏延,劉封就是一個簽到打卡青年。各種新野之戰,赤壁之戰,入川之戰,漢中之戰,上庸之戰全都參加無一缺席,這實戰經曆要是放在“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以及曹魏打個山賊都能寫進《魏書》的三國後期,那簡直就是一個戰神!
但是在這個將星璀璨的時期,隻能算是醬油,還真算不上拿得出手的戰績,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被劉備派去支援(架空)孟達的上庸之戰,但結果是上庸太守兼本地豪強的申耽主動投降並送人質進成都表忠心,劉備大喜,封申耽為征北將軍,這是重號將軍,和關張馬黃是一個級彆的!
降將都比劉封的官位高,劉封又尷尬了。
當然,上庸其實很有來頭,是四麵環山連通漢中關中中原的四塞之地,武王伐紂時就是當帶頭大佬的古庸國,在戰國時期就和強大的楚國打的難解難分,在很長時間裡都處於半獨立割據狀態。是順漢水而下攻襄陽的最佳地點,白起攻襄陽,蒙古攻襄陽都是這條路。這就是申耽獲得高待遇的原因,而且申耽也是個狠人。
身為心中有想法的“廢太子”,又沒什麼突出資曆的劉封一方麵玩不過自視甚高的孟達,另一方麵鎮不住申耽這個上庸本地的豪強,這是何等臥槽的局麵?
關羽“假節鉞”,那就是二號皇帝了,調劉封這個最佳出擊地出兵夾攻襄陽,但是劉封調不動,這裡麵有什麼原因?然後關羽兵敗,多次找劉封求救,還是調不動!事已至此就不用找原因了,這是真調不動啊!
諸葛亮對劉封的評價是“勇猛剛烈”,擔心蜀國派係複雜有人會拿劉封做文章,外加羅候寇式歸順曹操了,將來劉禪可能製不住他,所以必須死,劉備也隻好擠出幾滴眼淚賜他自儘了。
臨死前劉封幡然悔悟“悔不聽孟達”。但他可能不知道,孟達文采絕豔,叛變都叛的超然脫俗,一書“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不僅保住了成都的妻小,還把叛變丟上庸的全部黑鍋都甩在“劉封逼反”的頭上,這劉封是想活都難了!這“反複橫跳”的境界哪裡是劉封玩的過的?而更尷尬的是,演義中的孟達射殺了名將徐晃,連戰績都比劉封這純武將要輝煌。
所以說,劉封太難了。本來隻是一個陣前廝殺的鬥將,確無力應對花花腸子的政治局麵難逃一死。如果能應對就是文武雙全太優秀更會威脅劉禪,還是要死!
這種人怨氣衝天,黑鍋背到死,他不地煞誰地煞啊?
……
另外那個黑影不否認,那他肯定就是彭羕了!
彭羕,帥哥一枚!
《三國誌》對人物的記載中,除非長的沒有特點,那是不會描述容貌的。如果特彆帥,一定會寫出來。基本上三國的有名帥哥就那麼幾個:孫策,袁紹,公孫瓚,周瑜,諸葛亮,諸葛瑾等等。彭羕雖然不出名,但和諸葛亮卻是蜀漢唯二的顏值擔當了。
彭羕出身寒門,偏偏恃才而狂得罪人,於是被誣陷,劉璋就剃了他的光頭把他貶成戴枷鎖的奴隸。然後劉備入川,彭羕就去找龐統法正自薦,是特彆對他兩人的脾氣,就推薦給劉備,於是一路重用,升官有如火箭,那就是青雲得誌飄的不要不要的。
結果龐統法正死的早,彭羕這狂浪德性偏偏不被諸葛亮看好,於是就給劉備說了點事。劉備也覺得彭羕太囂張了,就降職調個官去鄉下曆練一下。彭羕極其不爽,臨行前就去找朋友馬超喝酒道彆。
馬超情商低的感人:“你才乾超群,在主公眼中是和諸葛亮法正並駕齊驅的存在啊,怎麼就被貶去外地了呢?”
這話彭羕怎麼受的了?就蹦出兩句作死話:“劉備個老兵皮不懂整”,“你在外,我在內,天下可定”!
馬超嚇住了,深怕他那張噴子嘴到處亂說,轉頭就舉報撇清關係。
於是,彭羕作死了!雖然在獄中也寫了悔過書,但是沒用。
所以說,彭羕冤不冤?不僅沒人為他求個情,還專門寫進史書供後人樂嗬,他不地煞誰地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