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秦文蘇小憩一段時間,還更換了一身衣裳,換回了女裝。
等到秦文蘇看到天色漸黑,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是不是事情生了變。
她快速地再次想了一遍段明堯說得所有事,手指下意識地繞著身上的彩絛。
彩色的絲絛在她素白的手裡轉著,段明堯本來等得也快要失去了耐心,而且心中有一種焦灼的感覺,在看到了秦文蘇的指尖,那種烤的人火急火燎的焦灼之感無形之中消散了不少。
經過這事,總覺得與秦文蘇心中貼得更近。
看著秦文蘇秀氣的眉頭皺起,不由得猜測秦文蘇焦慮的來源,忍不住說道:“我問問看是不是結束了,已經很晚了,要不先讓人把你送回去?”
秦文蘇手上的動作一頓,想了想,“也好。”
晚霞在天邊迤邐,即將消失,家裡人知道她外出,但是現在回去已經算是晚了。
段明堯站了起來,找到了守門的婆子,“詩會是不是已經結束了,去喊我母親過來,先把秦姑娘送回去,今天的事是我錯了,是我先把東西給了秦姑娘,與她無關。”
語氣裡還是有些生硬。
這事本就是段明堯的錯處在先,她也不知道那是先皇的禦賜之物,要不然怎麼都不會壞了那玉璧。秦文蘇聽到了段明堯把所有的事都攬到了他身上,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
雖然段明堯語氣生硬了一點,但是秦文蘇也不指望段明堯太過於軟和。
身份擺在那裡,過往大長公主又很是疼愛他。
相比隻是高高抬起,輕輕放下,隻是那時候段明堯實在過分,才會發怒口不擇言說是要把人給趕出公主府。
那婆子沒說話,隻是看著一個方向。
吱呀一聲,旁側裡出來了一個熟悉的人影,是元慧大長公主身邊的桃紅。
段明堯有些意外。
桃紅行了一禮,“公子,公主走之前同奴婢說了,太後娘娘當時說差不多需要一兩個時辰,算算時候,已經差不多了。”
一句公子,讓段明堯的心中一疼,一種荒謬的感覺在心中翻騰,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在做什麼,頭腦是空白的。
秦文蘇的反應要更快,“等什麼?”
桃紅看了一眼段明堯,說道:“公主和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一起回宮,公主同聖上為了毀壞禦賜之物謝罪。走之前同奴婢交代,公子的事今日裡就應當有個決斷。太後說是差不多一兩個時辰就會有結果。”
確定了女兒的意思,太後決定快刀斬亂麻,直接提議一起進宮等聖上裁決。
這消息對段明堯來說,等同於五雷轟頂。
在房間裡被關著,段明堯清楚地想過一遍,如果失去了未來的爵位,沒了世子的名頭,等著他的是什麼。
段明堯的眼裡有一絲混亂,聲音更是不穩,“不可能的,不可能這樣對我。我是她兒子,對,我身上流著她的血,你肯定是騙我,我要找她!”
他說完就想要外麵衝,“我不信。”
秦文蘇的一雙眸子更是瞪得圓溜溜的,她看著粗壯的婆子們把段明堯給架住,忍不住往後退了一步。
現在的段明堯已經失去了理智,秦文蘇旁觀者清,知道桃紅說得肯定是真的。
也就是說,元慧大長公主要進宮,親自請辭了段明堯的世子之位。
秦文蘇早日裡見到的大長公主,她不是怒極口不擇言,而是真的準備把皇家給的段明堯的優待,給拿回去。
理智的秦文蘇第一個念頭就是沉默地站在一邊,之前段明堯親口說了不怪她,但是說那話的時候,還沒有動搖他的世子之位。
秦家是商戶人家,知道利益動人的道理。
是她想要參加這個詩會,是她提議偷偷跑開,玉璧也是在她的手中碎掉的。
等到大長公主回來,他當真還不會怪她嗎?
天邊的一道霞光籠在桃紅的臉上,她沉默著。
段明堯還想過,如果自己不要柳綠作為通房,等到秋闈之後,這個丫鬟就要成為自己的女人,他看著桃紅,總是有一種看所有物的感覺,而從未想過自己會求桃紅。
從來在丫鬟麵前都是高高在上的,段明堯這會兒甚至帶了點哀求的語氣,沒有了剛剛的僵硬,“今日裡都是我的錯,我和娘賠罪,你放開我,我是想要和母親告罪。”
桃紅的神色沒有一丁點的變化,“公子再等一等,人應該是一會兒就回來了。”然後看著秦文蘇,“秦姑娘,公主之前已經打發人去了秦家,不會誤了宵禁時辰,到時候會送您回去。”
秦文蘇看著段明堯看了過來,心中跳的厲害,隻能夠訥訥應了一聲。
為什麼大長公主的這一次的詩會要做聲勢浩大,讓她想要湊這個熱鬨,要是一開始不湊這個熱鬨,現在也就沒有這事了。
***
日薄西山,段府的獅子旁悄然停了一輛馬車。
守門的婆子認出了那是元慧大長公主的馬車,連忙稟告給了宋晶晶。
宋晶晶本來在和女兒明微說話,聽到了是公主的馬車,眉頭下意識地皺起,“沒請人進來?”
大長公主的身份,不適合讓人在外等。
“公主隻說了,是有事要等老爺,就不進段府了。”
眉頭皺得更厲害了,元慧大長公主這樣說,那她就必須要出去一趟了,“我知道了,我這就出去。”
明微有些好奇,段家的宅院並不大,卻給段明堯留了一間房,她是知道的,也知道段明堯的母親是元慧大長公主。
她還沒見過像是公主這樣的貴人,而且今日裡的詩會,她今日裡去了好友的家裡,好友的姐姐正巧去了這一場詩會。
把明微說得對那詩會向往,此時聽到母親說是要去見公主,就把小手拉住了母親的手。
宋晶晶想著無事不登三寶殿,對方身份地位高,沒想到就被女兒拉著手。
要是平時,宋晶晶會陪著乖巧的女兒鬨一鬨,現在直接甩開了女兒的手,“彆胡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