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風格(2 / 2)

不為彆的,隻因為這孩子的母親,就是個潑婦,是個討人厭的碎嘴吧。這樣的女人,教養出來的孩子,不是講道理,不是教育說服,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對於極品,她從來就沒有耐心,也沒有什麼愛心。

華夏子弟學校的校風,在建校之初,就沿襲了她那大刀闊斧,乾脆利落的風格。在往後的日子裡,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之後,依然如故。

什麼和稀泥啊,什麼聖母心啊,什麼對學生的家長無原則的退讓啊,在這個學校裡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這樣的詞語。

不說往後的人了,就連那個動不動,就學了自己的母親,以滾地耍賴,來企圖達到目的的小孩,後來在這座半軍事化管理的學校裡,也漸漸養成了好的品格。認真讀書,勤快正直,最後甚至還成為了一名職位不低的軍官。在圈子裡,也是個被人敬重的英雄人物。

校風校紀,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定下了很好的基調。

老師跟學生,都沒有極品。不,也不是沒有過,隻不過每一次,都會被強勢的打壓下去。老師不好的,堅決的辭退;學生是熊孩子的,是胡攪蠻纏的,強勢的掰正。

本來嘛,最大的孩子,也不過才上三年級。隻要夠用心,基本上,還是可以教育好的。

漸漸的,家屬大院的娘子軍們,碎嘴吧的,也一天天的消失不見。哦,也不是這樣的人,就不存在了。實在是,大家都以此為恥,不好意思的去說人是非了。有一人敢於冒頭的話,很快,就會被彆人那強烈鄙視的目光,給嚇得啥歪心思都不敢有了。

被人鄙視,被人孤立,那日子還怎麼過啊?

沒有辦法,即便是裝,也要裝成一個好人啊!

隨著歲月的流逝,部隊在擴大,又進了不少新兵。

隨軍的人,漸漸的也多了起來,孩子們也多了起來。

連禾苗的農莊,需要的勞動力,也一天天的多了起來。農莊力的工人,因為絕大多數,都是退伍軍人。所以,這些人的孩子,也被子弟學校,很輕易的就接納了。

托兒班多了一個班,一、二、三年級也多了一個班,四年級跟五年級,也各設立了一個班。

學校加蓋了幾個教室,多了幾個後勤人員,由軍嫂補充了進來,成為了學校的職工。當然了,這也是有試用期的,試用期為一年。做的好了,出成績了,才能轉正。

班級多了,也是要多招幾個老師的,自然也是從軍嫂隊伍力選拔的。如此,也算是為軍官們,解決了家屬的就業問題,孩子們的讀書問題。

總之,在沈辭、政委,以及連禾苗跟程好好等眾人的共同努力下,特戰部隊,以及家屬大院,都呈現出了一派祥和的景象。

小吵小鬨,無論在哪裡,那肯定都是免不了的。但是,惡人惡事,說真的,這些年以來,還真是沒有過了。

孩子們,絕大多數,都能夠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軍嫂們,大多數,都可以安居樂業,讓自己的丈夫可以安心的訓練、出任務,不必有過多的牽掛跟擔心的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