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女裝和童裝的這部分,蘇明月她們除了衣裳還主要賣一些孩子玩的布偶玩具跟女子的首飾和胭脂水粉。
本來蘇明月隻是想著賣女子的衣裳,然後靠著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現代的化妝技術來給消費到一定金額的顧客做個造型和化妝,好用此來吸引顧客的。
誰想到當時也在場的賀揚他一聽也對她的這生意無比的感興趣,正好蘇明月因為缺銀子對這門生意有了猶豫。
可以說當時她是除了銀子不到位,此時這榮華街的鋪子是最適合做這生意的。
賀揚聽了蘇明月的一些想法後又見識過了蘇明月畫的一些新奇的衣裳的圖紙再有幾個布偶玩具和見識了蘇明月的一些化妝技術後便一拍巴掌一定要加入她們。
有了他的加入,這門生意資金的問題解決了便可以做起來了。
而賀揚這家夥也是個極為有商業頭腦的,這首飾和胭脂水粉便是他建議加上的呢。
蘇明月一想這化妝和給人做造型也的確需要用到胭脂水粉和首飾,這順道再賣這兩者果然可行便也眼前一亮同意了。
更讓蘇明月驚喜的是賀揚這家夥手裡竟然有著賣首飾的銀樓和胭脂水粉的鋪子的,她們要這些的話在他的鋪子進貨便好。
貨源都解決了,見之蘇明月她更是沒有意見加上賣這些。
至於鋪子的收入的分配問題,她們經過了商議後是這樣子決定的。
蘇明月她們提供鋪子和鋪子,衣裳,玩偶,荷包等所有東西的設計,另外蘇明月還提供一些經營的點子。
而賀揚則是提供人工和初始的啟動資金,這啟動資金則也算入成本,等鋪子有了收入後會在蘇明月她們的分紅上扣應該她們承擔的另一半成本。
也就是說,蘇明月在鋪子這生意上提供鋪子,提供所有的設計,還參加決策性的管理,另外在啟動資金上也承擔一半,以後的經營成本也和賀揚一起分擔一半。
至於賀揚,他則是提供鋪子的啟動資金,以後成本他們一方各半,另外他再提供人工和日常的管理。
因此她們雙方的分成就是,蘇明月七,賀揚他三。
當然了這分成就是除了成本後利潤的分成!
至於從賀揚鋪子裡進貨的首飾和胭脂水粉則是按照這些東西的進貨價算銀子給他,賣這些東西的利潤當然就算她們這鋪子的利潤了。
而現在鋪子的裝修已經進行了一大半了,這玻璃鏡子則是蘇明月她想到買回來做鋪子的亮點的其中一大手段。
光是這兩麵鏡子可就花了她們二百多兩銀子呢,都差不多可以買半個鋪子了。
這筆支出很是讓蘇明朗他們有些不明白,在聽了蘇明月解釋後他們這才勉強接受了。
至於陸子寒,他是媳婦做什麼都是對的,你要說明越想做的事情他就不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