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第15章

武則天批閱完奏折,抽出閒暇召見張氏兄弟。

對於光幕中評論區也隻是抽出時間瞥一眼,眼下不是大唐是她的大周,大周百姓可不需要麵臨貞觀年間的窘境。

光幕出現,天音響起,她心有觸動。

【上期我們聊了唐太宗,這期我們繼續聊聊唐朝的皇帝,唐朝的皇帝能說得太多了,今天清溪要說的這一位在曆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可以說是皇帝中的頂流。】

【自始皇帝大一統自稱始皇帝後,“皇帝”成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統一稱呼,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下台最後一個封建帝國終結,華夏共有376位正統皇帝其中包括尚未登基和死後追封,這其中最為耀眼的無外乎秦始漢武唐太宗,除了這三位也有不少傑出皇帝,其中一位就出現在盛世大唐,更是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

【沒錯,她就是華夏唯一一位女帝武則天!】

李世民張目結舌,若是他沒記錯,天音曾說過武則天是他後宮裡的人!

本來他還奇怪哪個女子敢叫這樣的名字,現在看來人都篡位當皇帝了,可不就是捅破了天!

他腦海中浮現評論區裡後世之人說的那句話,六位帝皇丸李旦他爹是皇帝他媽是皇帝,之前隻以為後世人寫錯字了,沒想到還真是,他怎麼不湊一個他妹湊成七龍珠?

李世民不知道七龍珠,但不妨礙他整個人破防了。

高明沒有登基,是青雀這小子乾的好事?

想到胖兒子,李世民撐著疊席坐起來,今日天氣好,他要教訓兒子!

李治頭疼症又犯了,他靠在皇後腿上休息,聽著皇後念奏章,天音響起武媚身體一僵,李治突然握住武媚的手:“原來阿武未來做了皇帝?”

他語氣中滿是調侃,武媚身體放鬆下來,二人誰都沒有再說話,安靜看著光幕。

武德元年,李三娘在二弟封為太子後沒有繼續留在長安城,而是選擇奔赴葦澤關。

作為一個外嫁女,憑一己之力拉出一隊人馬,屬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更不要說這位平陽公主還為大唐建國立下汗馬功勞。

李淵對外姓將領天然存在警惕,畢竟隋篡北周的前車之鑒還近在眼前,但他不吝嗇賜予自己孩子兵權,李世民如此,李三娘同樣如此。

掌握兵權的李三娘成為太子和晉王的拉攏對象,為避開長安城的暗潮湧動,她向李淵請命前往葦澤關為新生的大唐駐守這兵家必爭之地。

行軍總是枯燥乏味,光幕出現為旅程增添了一些趣味。

趕路途中,她騎馬看著剛亮起的光幕若有所思,“未來大唐竟出現了一位女帝?”

彆誤會,她對儲君之位沒什麼想法,她阿耶雖然疼愛她,卻遠不如她三個兄弟。

她阿耶登基後曾流露出幾分想要她脫下戰袍回歸後宅的想法,後又因手下能領兵作戰的能將太少而作罷。

李三娘離開長安城未必沒有這方麵的原因,她已經嘗

過征戰沙場的滋味,又如何能夠忍受穿回女裝隻能洗手做羹湯的日子?

身為女子她知道時間對於女人的苛待,對一個女人能成為皇帝自然充滿了好奇。

從評論區得知老、二、老三會早死,朱元璋先派了錦衣衛將秦王在藩地所作所為給查了個底朝天,前腳賜死秦王側妃,後腳光幕說起了一代女帝武則天,朱元璋也很意外。

【關於這位女帝曆史評價褒貶不一,有說她殺女殺子,有說她荒淫無度擁有三千麵首,還和女兒共同一個男人,真真假假可謂是眾說紛紜,其中有史料記載的殺女一事是她洗不掉的汙點。】

武媚露出來老爺爺看地鐵表情,什麼玩意?她殺女?

太平公主一臉驚慌:“阿娘會殺我?”

此時正是張氏兄弟囂張跋扈之時,傳聞武皇有意要將皇位傳給張氏兄弟。

太平公主可以不做皇帝,但她絕對不允許外姓人做皇帝,一旦張氏兄弟登基,她和兩個哥哥都得死!

前些日子三哥聯係上她,太平公主還有些猶豫,眼下卻定下決心,阿娘老糊塗了,皇位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在外人之手!

【公元690年,天壽元年九月,六十七歲的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唐為周,定都洛陽,開啟了她長達十五年的為帝生涯,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在她之前也有不少優秀女性政治家,卻沒有一個能登上皇帝寶座。】

【武則天在位期間提倡科舉,破格錄用人才,打擊世家門閥、輕徭薄賦、穩定邊疆,延續貞觀遺風,對大唐中期繁榮做出巨大貢獻。】

【今天清溪帶大家撥開曆史疑雲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武則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