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辰回朝!”
北什麼伐?他要回去打兒子!
北伐已成定局,豈能說半途而廢,宇文邕也不行。
立馬有人來勸阻,大致意思,打兒子不著急,先乾突厥,兒子何時都能打!
宇文邕被勸住了,剛好軍帳搭建好,他怒氣衝衝衝入帳中。
【緊接著宇文贇又乾出了兩件大事,一是魔爪伸向了宇文溫的夫人尉遲繁熾,乘著人家進宮朝拜,將人奸汙了,然後給宇文溫安了個謀反罪名殺了。】
【第二件事就是同時立下五位皇後,分彆是元天大皇後楊麗華、天大皇後朱月滿、天中大皇後陳月儀、天右大皇後
元樂尚和天左大皇後尉遲繁熾。】
【宇文贇或許是真好色,但他立這麼多皇後卻有自己的智慧。】
武則天皺眉,這不是眾所周知的嗎?後世人這點都不知道?
【這裡不得不提關隴貴族,沒錯,延續到隋唐的那個關隴貴族。】
【關隴貴族的前身是西魏大丞相宇文泰一手建立的八大柱國。這八大柱國分彆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
【其中李虎就是李世民的曾祖父,李弼是李密的曾祖父,獨孤信就是三個女兒分彆做了北周、隋、唐皇後的“天下第一嶽父”。】
李淵驚訝,這樣說來他嶽父確實稱得上這個稱號,不論皇位更替,做皇後的都是獨孤家的女兒。
【這八大柱國之下還有十二大將軍,楊堅的父親楊忠就是十二大將軍之一。】
【這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組成了二十個超級家族,各種還有小家族附庸,靠著均田製府兵製瓜分人口、財富、土地、軍隊,這就是關隴貴族的由來。】
李世民點頭,正是因為關隴貴族這般厲害,他才對於女帝能乾掉他們很吃驚,哪怕經過幾代削減,關隴貴族勢力大不如前,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乾掉。
【宇文邕在位時,親掌十二大將軍,不用擔心軍權旁落,他兒子宇文贇上位就沒那麼幸運,因為老爹死得太突然,沒來得及將兵權轉移到他手中,這就出現了權力空白。】
【史書記載宇文贇對皇後楊麗華非常不喜,一度想把她賜死,是獨孤伽羅跑去宮中哭求才保住楊麗華的命。那麼宇文贇為何這麼恨楊麗華?原因很簡單,楊麗華是楊堅的女兒。】
宇文邕皺眉,“胡鬨。”他選楊麗華是因為她長相嗎?當然不是,完全是看上了獨孤家的勢力,獨孤信生的兒子是不怎麼樣,生女兒卻很厲害,跟宇文家、楊家、李家聯姻,楊麗華背後勢力強大,善待她也能得到她背後家族幫助。
【前麵說過宇文邕倒在大一統前夕,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時是北周、北齊、南陳並立,其中北周和北齊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家,南陳是漢人建立。】
【北周打下北齊跟南陳南北並立,聽過五胡亂華的人應該都猜到當時漢人對胡人的深惡痛絕,北周想要吞並南陳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非將漢人趕儘殺絕。】
【恰巧皇帝宇文邕病死,太子宇文贇還敢出那等大逆不道的事,這就讓關隴貴族起了想要換個漢人血統的皇帝,這樣搖身一變就從鮮卑國家變成漢人國家,你看我們皇帝是漢人,我們就是漢人王朝,這個人選是誰,最後選了娶獨孤信女兒的楊堅。】
宇文邕踹了一腳凳子,雖然知道其他世家不靠譜,但也沒有這樣過河拆橋的,要知道他們能有這般勢力都是他宇文家創造的!
【北周時期王朝的資源、人口、財富可不全部在皇帝手中,很大一部分是關隴貴族手裡,皇帝宇文家也隻關隴貴族的一分子。宇文家可以代表皇帝,皇帝卻不能代表宇文家,宇文贇和楊廣一樣
遭遇自家背刺,當時宇文家背棄了宇文贇,也讚同了換皇帝一事。】
【宇文贇為何搶宇文溫的妻子尉遲繁熾?還不是遭遇到宇文家背叛,同時挑中尉遲繁熾還有一個好處,尉遲家同為十二大將軍之一。隻要尉遲家支持他,他就有了兵權。】
【然而換個皇帝就能輕而易舉吞並南陳,嘗到甜頭的關隴貴族根本不可能改變主意,在瓜分北周享受到肥肉後,他們對南陳虎視眈眈垂涎欲滴。】
【恰恰他們擁有隨意換皇帝的能力。】
宇文邕脊背發涼,他此刻都不敢邁出營帳,門外領軍的其中一道就是楊堅!
宇文邕盯著門簾,明明快到夏日,他卻感覺到一股寒意。
【剛上位的宇文贇願意嗎?肯定不願意,他反抗不了關隴貴族,於是開始有了騷操作,你們不是想換皇帝嗎?我多娶幾個皇後,我看你們會不會不顧你們女兒死活,廢了我。而這五大皇後有來自八大柱國也有來自十二大將軍。】
【史書上怎麼記載?宇文贇在位一年就退位給了七歲兒子做了太上皇。一年後死於縱情聲色。】
【想必老色批李淵會唾棄鄙夷,寫史書的腦子長包,縱欲一年就死了,看不起誰?】
【好了,關於宇文贇的故事就說到這裡,清溪將他列出來並不是想討論他的皇位怎麼丟的,而是他的例子很經典,父對子的棍棒教育一直穿插在華夏曆史中,卻沒有哪一位像他這麼倒黴遇上這樣一位虎爹。】
門帳有兵馬騷動,很快平息。
宇文邕歎息一聲,就見門簾被人掀開,本以為是楊堅,不料是個令他意外的人。
一日過後,宇文邕因中風不得不返回長安城,很快退位讓於楊堅。
關隴各世家達成共識,他也無法更改,好歹保住那不孝子一命。
他能為不孝子做的隻有這些了。
隻是,讓他痛快的是楊堅也沒能保下他創立的隋,大家都是關隴貴族的推到明麵上的代言人,誰也彆笑誰!
【這第三位出場的太子就是萬眾矚目大唐太子的承乾。】
目送宇文盛進入軍帳內,楊堅很激動,沒有一個人在知道自己未來會做皇帝,還能保持冷靜,這麼大一個金餡餅砸到自己頭上,他既忐忑又不安。
然而在聽天音提起唐時太子,他終於想起唐是隋之後的朝代。
唐是誰家建立?
他思索了一次關隴貴族中李姓,是李虎、李弼還是李遠?
李虎和李弼的後代名字都在天音出現過,莫不是這二人中之一?也不是說李遠不可能,李遠是十二大國柱之一也掌著兵馬。
十二歲的李淵被母親獨孤氏抱住,他沒能理解母親眼裡的擔憂,反而鬨著要出去騎馬。
李世民長籲一口氣,總算是等到承乾出場了,他要仔細看了,這孩子是如何養歪的?
【李承乾的出生可以說得天獨厚,出生時大唐已經建立,雖然外麵還是亂世,他生活的長安城卻很安穩,唯一愁的應
該是跟太子大伯家的堂兄弟在爺爺麵前爭寵。】
【玄武門之變對於李承乾的衝擊應該很大,前日還一起爭執吵鬨的堂兄弟一轉眼變成了屍體,這大概給年幼的他刻下深深的印記,那就是太子不當皇帝會死。】
李世民臉色大變,看向李承乾:“高明,你跟阿耶說,你是不是真這樣想?”
李承乾回憶過去,臉色變白,他永遠無法忘記昨日還氣勢淩人搶了他蹴鞠的李承道隔天消失不見,仿佛從未有過這個人出現。
他還記得自己被母親抱在懷裡躲在暗道中,聽見外麵兵器交接的聲音。
長孫皇後見狀不好,哄著長子去了側殿。
【李承乾是個什麼樣的人,史書中有記載,豐姿岐嶷,仁孝純深。李世民殺兄上位,他爹不願意見他,是李承乾幫他儘孝。】
【李世民對待這個兒子也很看重,即位後就封他為太子,還找了李綱來教他,後世李綱被譽為“太子殺手”,教導楊勇,楊勇被廢,教導李建成,李建成沒了,教導李承乾,李承乾反了……】
楊堅愣住了,未來長子被廢了?
他跟李世民陷入同樣苦惱,兒子被養歪的苦惱。
李世民跟著怔了一下,這樣一想還真是如此。李綱身上帶著不詳啊。
被氣病回家的李綱聽聞光幕一說,一口氣喘不上來躺床上了,這能怪他嗎?這些學生一個個有自己想法,根本不聽他管教!
【哈哈哈,清溪隻想說大家真錯怪李綱了,李綱這人是有真本事,不然也不會受到三代帝王委托去做太子老師,可問題老師再好,學生不聽也沒用。】
【我們都知道楊勇被廢是因為他寵愛小妾和喜好奢華,惹皇後獨孤伽羅不喜,李綱勸過,楊勇就是不改,導致綠茶弟弟楊廣上位,隋二世而亡。】
楊堅差點沒噴出一口血來,他氣壞了,他奪北周皇位還得擔著亂臣賊子的名聲,結果二世就亡,奪了個寂寞嗎?好歹超過三世不至於跟暴秦並列呀!
【教李建成時,發現他有不妥之處,比如愛用小計謀,拉攏後妃在老爹耳邊說二弟壞話等等,這些都是不入流的小道,彆人可以用,太子用了就顯得小家子氣,這不是帝王之道,李綱發現他走了岔路進言過幾次,可是李建成捂住耳朵,不聽不聽他就是不聽,李綱無法,隻能向皇帝辭職,這學生教不了,嘿,皇帝也不聽,不許他辭職。】
武德年間,晉王領著兵馬趕赴三妹處,就聽見天音所言,他也是無語凝噎,李綱還是太子之師,隻是這太子變成了李世民,也沒見李世民事事聽李綱。
【等到了李承乾時,李綱是真心累,這時他都是八十多歲老人了,哪還有精力教人,彆為難他老人家了好不好?好在李世民看重太子,多安排了幾位老師,李綱到底年紀大了貞觀五年就去世了,所以說李承乾養歪了還跟李綱關係不大,他總共就擔任了一年,說不定還隻是名義上老師。】
李世民已經下定決心將李綱剔從太子老師名單中剔除,絕對不是嫌棄他經曆晦
氣,而是作為皇帝他體諒老人家,人沒兩年好活了!
【總之,李承乾是接受了當時最頂尖的教育,可為何還會走歪,這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比太子還要受寵的皇子李泰。】
李世民心揪起來,早從評論區他就知道高明被廢跟青雀脫不開關係,卻不知個中因由,這兩兄弟為何會鬨到那個地步?
【李泰同樣是嫡出皇子,跟太子李承乾年齡差距不大,這就意味著太子步入朝政,李泰很快就能跟上。】
【同時李泰還有個李承乾沒有的優點,那就是不是太子。沒錯,不是太子有時候反而是一個優點。】
【這話怎麼說呢,長子要繼承家業,幼子留在膝下感受天倫之樂。不是太子不需要擔負江山社稷,可以讓李世民儘情表達父子之情,李世民寵李泰到什麼地步?坐轎上朝,特許不之官。】
長孫皇後臉黑了,“二哥!”
她之前就提過讓青雀早日就藩,可卻被丈夫敷衍過去,不想還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兩兄弟失和。
李世民抹把臉,垂頭喪氣道:“朕知道了。”
【前者不必說大家也知道,後者什麼意思呢?不之官就是不用去上任,唐朝皇子成年是要去封地就藩,無詔不得回京,李泰被李世民留在身邊,不用就藩,這讓他滋生了野心,同時也給了他一個錯覺,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啊這……
本來還有點小心思,打著小算盤讓青雀半年在封地半年留在長安城。
結果天音話落一盆冷水澆在李世民頭上,讓他寒冰刺骨。
他想到了他和大哥,他阿耶前期也是這般寵他們,最後還不是弄得兩兄弟你死我活。
他給了自己一巴掌,怎麼就沒記住這教訓?
長孫皇後伸手觸碰丈夫的臉,歎息一聲勸道:“二哥,以後不準再讓青雀去甘露殿,乘他還小由我管教吧。”丈夫隻能做慈父,那就讓她做嚴母吧。
【除了不讓他就藩,還任由他招攬人才,造成太子黨和魏王黨明爭暗鬥。】
【你們以為這就完了?那你們太小看李世民這個兒控了,他每月賞賜李泰的財物遠超過了太子,你這讓太子怎麼看?】
長孫皇後這下是真沒話說了,雖然青雀也是她兒子,但她還要說丈夫對青雀寵愛太過。
【華夏的父母很少能一碗水能端平,作為父母往往會更偏向能說會道和比較弱勢的孩子,在李世民看來,次子本就沒有繼承皇位的機會,多寵一些就寵了,無傷大雅。】
【在李泰看來,太子不受寵,他爹更加寵他,有官員對他不敬,他爹都能將一眾朝臣拉來痛罵一頓,又給了他種種優待,讓他覺得太子也就那樣,不比他高貴到哪裡去,不過是比他虛長幾歲,大家都是嫡子,他李承乾能當太子,他也能!】
李世民捂住臉,當初大哥是太子時,他何嘗不是這樣想。
大安宮中李淵歎息道:“念犢之心,世民該有所體會了吧。”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何嘗願意看到兄弟相殘?
【可在李承乾看來這一切糟糕透了,從長孫皇後死後,他就沒了依靠,父親更疼愛李泰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舅舅長孫無忌不隻是他的舅舅,同樣也是李泰的舅舅。更不要說後來還發生了一件事直接令他心態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