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 / 2)

皇位繼承人隻能在年長的皇子中挑選,老十四壓製不住那些不安分的兄長。

【在古代搞改革會死人的,事實證明康熙選繼承人眼光還是很不錯,古往今來變法者成功者寥寥無幾,商鞅變法成功了,自己卻五馬分屍,雍正變法成功了,被罵兩百年暴君!】

康熙:“老四成功了?”

至於沒罵,康熙自動忽略了,反正名聲不好聽的不是自己。

【可惜,雍正的成功隻在今朝,選擇繼承人眼光這一點就比不上他爹,他兒子上位處處學祖父康熙,將雍正實施政策全盤推翻。】

胤禛噎著了,弘曆這小子是瘋了嗎?他汗阿瑪最後弄得國家弊端叢生搖搖欲墜,這教育是沒記住嗎?

【說實話康熙養兒子最後雖然變成了養蠱,可這些兒子真沒一個是好惹的,相比之下雍正大概吃夠了自己吃過的苦頭,養兒子施行富養,老話說得好,“崽賣爺田不心疼”,可惜乾隆沒他祖父那麼好運,能有雍正這樣給他擦屁·股的兒子,嘉慶拿得出手的功績也就殺了和珅一條,那抄家抄出來的折合八億兩銀子一年就花得差不多了。】

胤禛捂著胸口,他是遭了什麼報應,怎麼生下這樣的子孫?

康熙開始猶豫起來,選老四真的好嗎?

老四的後代質量真不咋地。

不對,他好像記得老四嫡子沒了後,後宅隻剩下一棵獨苗,老四子嗣不豐啊!

康熙打定主意下次大選多給老四挑幾個貴女,好歹多生兒子有挑選的餘地。

至於老八……

算了,老八連老四都不如,被一個女人拿捏,連納妾都得他強塞,他才不多管閒事!

【也有人說康熙大概耗儘了清朝的國運,才會一下生出這麼多優秀的兒子,這些皇子放到後麵無論哪一個都完勝清朝後麵的皇帝,因為損了國運,才會讓後來子孫一代不如一代。】

【大概是康熙養蠱的養育兒子的方式讓雍正怕了,畢竟他沒他爹有那麼多兒子,兒子多了不值錢,他就四個小苗苗活到成年。】

康熙一臉嫌棄,老四就這幾個兒子,這是沒得選了,才選中一個敗家子?也沒見他不能生,他回憶老四後院女人,還真沒什麼印象,他對這些成年兒子

後院不操心,自有後妃為自己兒子操心。

九皇子本想嘲笑老四最後挑了那樣一個兒子簡直是他報應,可又想到人家老四未來還有四個兒子,他八哥可就一個,奪儲這麼大的事,兒子多也是籌碼,可惜八福晉還在場,他沒敢慫恿八哥多納幾名八旗貴女。

【從雍正開始清朝不再立太子,改為秘密立儲君,就是皇帝選定繼承人後寫下遺詔放入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等皇帝駕崩後再由諸王大臣一起取出公布新君,自此後清朝沒了立太子一說,也沒了立長立嫡一說。】

【皇子不再因為皇位手足相殘,這對於雍正來說是好事,對於國家問題就大了,但不得不說康熙養兒子那是有一套,沒有競爭壓力養出來的皇子就是廢物!】

胤禛皺眉,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無法忍受自己兒子自相殘殺。

【要說雍正是撿漏,也有那麼幾分意思,雍正這種性情當皇帝絕對不合格,在康熙心目中合格的繼承人隻有他親手養大的太子,可惜太子吃虧在出生早了。】

愛新覺羅·胤礽渾渾噩噩,可笑,汗阿瑪選老四不就是因為他對汗阿瑪沒有威脅嗎?什麼他才是汗阿瑪心目中的繼承人?這種話說出來何其可笑?

康熙沉默片刻後歎了口氣,在他心裡太子永遠隻有一個,他都不明白父子如何走到這個地步。

或許真如天音所說,太子生不逢時,若是太子年輕些……

或是他年輕些,或許父子之間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

【雍正什麼性格,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他年幼時被皇帝多次批評過,還評價他“為人輕率,喜怒不定”。】

【康熙早期後宮是子以母貴,雍正生母是包衣,因為生母身份太低,沒有親自撫養孩子的權利,雍正出生沒多久就被抱給了皇帝的表妹佟佳皇貴妃撫養。】

德妃已經很久沒聽到自己是包衣了,她早就被皇帝抬了旗,現在再聽到果然很刺耳。

【雍正年幼時身份大概算是除了太子他最高,可惜後來養母死後他又回到生母身邊,身份發生了巨大轉變。】

胤禛回憶起了養母,其實那段過往早就記不大清楚,印象中養母體弱多病,對他管教並不多。

【雍正年幼時肯定被寵溺過一段時間,養母身份高貴,也令他經常見到皇帝,能經常麵見皇帝,自然也受寵,下麵的奴才相繼捧著他,養出了一些壞脾氣,生氣時喜歡大哭大鬨。】

胤禛臉憋得通紅,誹謗,這是誹謗,他何時哭鬨過?

【康熙評價後,對雍正的影響還是很大,很多證據證明他之後開始控製自己情緒,但我們知道人本性難改,雍正的真性情在康熙時期壓製的很好,等做皇帝後就放開了,清朝離我們很近,保留下來很多豐富的曆史資料,比如他跟年羹堯的恩寵怨怒,關係好的時候說“我跟你之間要做一對千古君臣相知相遇的典範,讓後世羨慕去吧。”】

胤禛:年羹堯?這一位他可不陌生,汗阿瑪麵前的內閣學士,近年來頗為看重

看來可以找機會親近親近。

【年羹堯妄自尊大囂張跋扈被殺後,雍正的朱批變成了“像年羹堯如此負心背恩欺君辱國的賊臣,當發願生生世世不與之同類者,何況現在可愧可恨之至”。】

胤禛:……

這等忘恩負義的小人,甭想靠近他!

退休致仕在家的年遐齡興致來了教小女兒讀書,在看到光幕提到次子會得罪未來皇帝,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

這得有多恨,才會讓未來皇帝這樣罵他?

這個次子到底乾了什麼?

【前一年還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就恨之欲死,情緒變化之快大概也隻有雍正了,人家李世民恨魏征恨到不行,也是隔離很久才把人墓碑推倒。哈哈,順便說一下,這段也是出自《新唐書》,《舊唐書》沒有記錄哦。】

李世民拍了拍胸口,幸好是《新唐書》,不然讓他怎麼麵對魏征?

他現在已經有點適應宋人動不動就抹黑他了。

【雍正六年發生了一起轟動天下的案子,即曾靜謀反案,這曾靜是一個失意文人,大概是覺得功名無望,遣徒弟投嶽鐘琪反書,邀他謀反這嶽鐘琪是誰?光從他的姓氏大家應該猜測出來了,沒錯這位是嶽飛的後世子孫。這樣大家應該猜到曾靜應該為何邀請嶽鐘琪謀反,當年嶽飛可是抗金英雄,女真立國最開始稱後金,選嶽鐘琪也挺有意思。】

唐之朝代對於嶽飛這個名字很陌生,沒怎麼放在心上反而明清反應有點大。

朱元璋感慨:“原來是嶽王爺的子孫。”

明朝這會兒嶽王爺的子孫不少,但隱居的比較多,朝中就有一位,之前跟他反過元。

沒想到傳世那麼久,不知他朱家是否也傳世到那時候?

此刻朱元璋還不知道自己後世子孫跟養豬一樣有百萬眾,算起來還真不必擔心血脈被除儘。

【嶽鐘琪看了反書驚恐萬分,這反書內容先是稱女真是夷狄,夷狄入主中原是盜竊王位,這是反駁清朝正統,其次又列舉了雍正皇帝十大罪狀,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利、好殺、酗酒、yin色、誅忠、好諛、任佞,反正沒資格當皇帝,三是雍正用陰謀詭計登位,得位不正。】

【雍正登基後一直有這些傳言,最凶險的一次,他登基時他生母拒絕做太後,這令他得位不正謠言大增,這些傳言哪裡來的,許多是八皇子允禩這些爭權失敗者散播的謠言,所以雍正對允禩允禟痛恨之極,後來將允禩改名“阿其那”,允禟改為“塞思黑”。】

康熙臉黑了,自己兒子不是狗就是豬,那他這個做阿瑪的算什麼?

還有德妃是什麼意思?她對他選定的繼承人不滿意嗎?

胤禛心痛到麻木,娘娘竟然不願接受太後之位,他已經猜測到他登位時的艱難,娘娘不僅不願幫他,還為他製造困難,她真的那麼討厭他這個兒子嗎?

【這樁謀反案鬨得沸沸揚揚,他的得位不正也傳開了,雍正拿到反書後,為了澄清自

己,親自編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將反書裡的那些罪狀一一反駁了。】

康熙驚住了,老四這小腦袋是怎麼想的,事關名聲豈是寫一本書就能洗清的。

文人的筆要是那麼容易對付,他也不需要愛惜羽毛。

【皇帝親自下場辟謠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他認真的態度著實令人覺得可愛,可惜他不懂輿論操作,謠言這種東西越是澄清越沒人信。對付謠言最好的辦法曝出一個更吸引人眼球的謠言,什麼“八旬老太強迫十六歲少年”,什麼“呔,禿驢休想和貧道搶師太!”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比這有衝擊力,隻要轉移吃瓜群眾注意力,再處理流言主導者豈不是容易很多?老百姓最大的願望是填飽肚子養活孩子,誰有那個閒工夫關注皇帝是誰,怎麼登位?】

李世民瞪大眼睛:後世人都玩那麼花嗎?

他仿佛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好像學會了。

愛新覺羅·胤禛:……

他現在有點認同自己想得太簡單,可和尚和道士搶尼姑又是什麼鬼?

自北周開始,曆朝曆代的和尚道士尼姑都不淡定了,特彆是女帝時期,佛教自武帝滅佛後再次得到壯大。

所有正在寺廟參拜佛像的信眾都不敢直視端莊的大師們了。

所有人心裡都癢了起來,啊,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可是好想知道大師是不是真和道長們搶了師太?

【你看人家李世民缺這些流言了嗎?也不耽誤百姓認同他是好皇帝?】

【也正是澄清失敗,雍正惱羞成怒拿起了“正義大刀”,自雍正一朝開始,文字獄越演越烈。到後來,寫的文裡有個“明”字都能歸於反書!】

朱元璋手一抖,腦門上冒出一個大大問號。

哪怕是他也不至於不準民間不準寫元字,離譜太離譜,果然是蠻夷。

康熙也是無語,老四還真是沒有學過帝王之道,看來有些課程得安排上了。

【雍正這樣容易炸的性情,顯然不適合當皇帝,承受能力太差,要是老流氓劉邦或許還會笑嘻嘻給自己多添加點細節,真真假假才沒人當真。】

【在性格上的缺點,雍正自己也承認,他一點也不遮掩自己缺陷,跟田文鏡的折子上是這樣寫的,“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就是這樣的皇帝。”】

【除此之外還有溫情的一麵,比如還有和臣子在請安折子上的搞笑對話。雍正年間有一位杭州製造每月堅持不懈向雍正問好,把雍正都給整不會了。】

光幕出現了一張白紙。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點。

……

杭州織造:這是天氣和糧食價格報告,請皇上過目。

雍正:朕很好。

康熙

無語,他想到某位堅持不懈向他推薦芒果的大臣。

【我們說這位皇帝是肝帝,就是他經常熬夜爆肝工作,在位十三年,每天睡眠不足四個小時,批閱的奏折和題本根據後人統計有一千七百多萬字,相當於每天至少寫四千字,這可是毛筆字!】

【彆人當皇帝是享福的,雍正從當皇帝第一天就沒休息過,全年無休批閱奏折,除了奏折還要處理全國政務,他爹還能時不時南巡北巡遊玩放鬆心情,雍正當皇帝從未出過北京城。】

【在位期間,完全靠勤快來彌補天分,前期還好有親愛的十三弟弟幫他分攤工作,雍正八年後這位最愛的弟弟病死,讓雍正受到了打擊,雍正十三年這位勤勞登基後從未休息過的皇帝累死在龍案上。】

胤禛打了個冷戰,這是何等悲催的未來,他千辛萬苦奪嫡,就是為了累死?

本來羨慕老四勝出的皇子們一下子不羨慕了。

這位置看來還得老四坐,他們可做不了苦行僧。

【雍正的十三年,在他老子在位六十一年和他兒子在位六十年之間顯得非常短暫,但他的功勞不可忽視。康熙末年,因康熙精力不濟,倦怠朝政,放任皇子參與朝政,引發“九龍奪嫡”令朝政不穩,另外國庫空虛,吏治腐·敗,康熙投鼠忌器,下定不了決心處理,給下一任皇帝留下一個爛攤子。雍正用了十三年掃除康熙留下的弊端,整頓吏治、改土歸流、攤丁入畝,廢棄賤籍,給下一任皇帝留下了一個國庫六千萬兩,人口從一億變成三億,吏治清明的國家。】

李世民流口水,三億人口怎麼做到的?後世哪來那麼多糧食養活這麼多人口?

也沒看清朝的國土比大唐最盛時多。

改土歸流什麼意思?攤丁入畝他倒是聽懂了。

【好了,今天的專場特輯《扒一扒那比帝王還要高危的職業——太子!》就到這裡,視頻有點長,看到這裡的小夥伴要是還滿意不要忘記給清溪一個一鍵三連,下期清溪跟大家聊一聊秦朝的那些事兒!我們下期見。】

光幕熄滅,逐漸變暗,清朝的新觀眾還有些不適應,倒是其他朝代人已經摩拳擦掌準備等待評論區出現。

大家都知道,從天音得知的訊息有限,評論區那才是寶藏,隻要有錢,你啥都能知道!

一顆茄子:啊啊啊,我的鴻飛哥哥!我看清穿文,四爺帶入全程是他!

雞翼虎:艸艸,宇文贇的老爹這麼恐怖嗎?讓我回憶起初中時的陰影,那時候的班主任,總是悄無聲息從某個角落長出來,透著窗戶窺視學生,一不注意扭頭看見窗戶上長了個腦袋,能嚇死人!

四方:宇文邕應該更恐怖吧,控製欲超強,他兒子的生活,想想就讓人窒息。

李世民依依不舍地將金子充入光幕,他摩拳擦掌發出懸賞。

唐太宗李世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重金懸賞解決李世民一家遺傳病方法,(重點)哪怕解決不了也要能控製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