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 / 2)

元豐六年,十月十四日,承天寺。

聽見敲門聲,張夢得沒脾氣了,他套上衣服去開門,果然門外是那張熟悉的笑臉。

“果然,懷民亦未寢。”

也就張夢得好脾氣不跟他計較,這要是脾氣暴躁的被吵醒,非得起來將罪魁禍首揍一頓不可。

前天以賞月為由將他叫起來,今日又因為何事?

蘇軾:“陪我走走?”

兩人再次漫步到了中庭,張夢得還在揣思蘇軾因何事找他。

這邊遲遲未開口的蘇軾先歎了口氣,才開口,“懷民可有觀看到光幕?”

張夢得“嗯”了一聲。

蘇軾頓了頓開口,“沒想到變法還是失敗了!”

張夢得沒有開口,蘇軾也不需要他開口,他現在需要的不過是個傾訴對象。

蘇軾是支持改革,隻是他支持的改革跟王公相那激烈地增加國家財政不同,他知道民間百姓生活艱苦,哪怕增加財政收入也不應該剝民豐財,哪怕改革也應該腳步緩一緩,而不是像王相公那般五年間推出多個新法。

這些新法匆忙上陣本就不妥,可惜因為反對這樣的新政,被貶出京。

雖然離京,他還是很關心新法,官家的態度很堅決,可壓力也很大,何時支持不住新政還是會毀於一旦。

如今從光幕中得知新法被廢,大宋再無人挽救他陷入迷茫。

蘇軾敘述了一堆,張夢得安靜聽著,銀白色的月光照在院子裡的竹柏上,倒映了些許模糊影子。

二人停留在影子中,似是在惆悵大宋未來的命運。

這般繁華的大宋未來會被鐵蹄踏碎山河嗎?

隔日停滯的光幕再次播放起來,清明上河圖再次出現。

原本帶著恨鐵不成鋼語氣的女音再次響起。

【元豐八年三月一日,宋神宗病倒,高太後攝政,三月五日去世,年僅十歲的宋哲宗繼位,繼續由高太皇太後攝政,這位太皇太後一上台迫不及待廢除了兒子新政心血,提拔舊黨司馬光為宰相,驅趕出中樞,一年以後王安石病逝追隨先帝而去。】

宋神宗驚訝,驚訝自己兩年後就會去世,隨著自己去世,自己的心血新政也會跟隨自己一塊廢除。

他很不甘心,他以為自己能熬走母後,等未來再大力推進新法,可老天爺告訴他,他沒有那麼多時間了,新政注定要人死政熄。

【直到高太皇太後薨逝,紹聖元年哲宗親政,新政才得以新生。】

【可惜這位哲宗雖然英明隻活了二十五歲,從這裡大家也能看出,宋朝皇帝不是沒兒子就是詭異的命短,宋哲宗在位期間,宋朝進入短暫的盛世,可惜這個盛世轉瞬即逝,令人可惜,若是再上位的還是一位英明君主,說不定能改寫北宋命運。】

【可惜接下來上位的這位宋徽宗趙佶憑借一己之力葬送大宋江山!】

向太後很驚駭,因為孫子無子屬意的繼位人

選是自己同母親弟弟趙似,是她強烈要求選好孫子趙佶繼位,不就是看中趙佶孝順嗎?

眼下她隻攝政半年,準備將政事歸還新帝,聽天音一開口她很後悔。

因為她沒能想到大宋會因為她的私心,會斷送大宋江山,說不定到地下丈夫兒子孫子都會怪罪她!

她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隻是皇帝登基已成為事實,她還有辦法改正這個錯誤嗎?

宋神宗皺眉,自己母親攝政,自己皇後也躍躍欲試,怎麼以為自己是章獻明肅皇後?

【宋徽宗是曆史上公認的“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與其說他是皇帝,不如說他是兼職皇帝的書法家宋徽宗一手自創的瘦金體在書法界可謂一絕。】

光幕跳轉到瘦金體字帖,不少喜好書法的人觀摩,很難相信這是一位皇帝寫出來的,正所謂字如其人。

字體看著像書又像畫,字體靈動瀟灑,你說是鑽研書法的書法家寫出來還有人信,這要是一個皇帝……

聯想到前麵提到的靖康之恥,北宋不少人倒抽一口氣。

特彆是趙匡胤,拿起刀鞘重重砸在趙光義背上。

趙光義抹眼淚哀嚎道:“兄長,你可答應過娘要照顧好我!”

趙匡胤冷哼一聲,“我是答應過,我對你的照顧還不夠嗎?將你捧為文官之首,你是怎麼回報我的?”

“你都殺兄篡位了,哪怕我現在宰了你,下去後娘都沒法怪罪我!”

趙光義瞳孔一收縮,兄長是真的想殺他!

他委屈,未來自己乾的,憑什麼怪在現在的自己頭上?

他雖然是有那麼點小心思,可到底未施行,現在兄長將這些罪名強加在現在的他身上,他不服!

趙匡胤持刀鞘拍打他的臉,“放心,我答應過娘保護好你,也不會殺你……”

趙光義臉上並無喜色。

隻見下一秒趙匡胤道:“留著你多多為皇家留一些子嗣,未來我這一脈若是不幸斷絕,還得留著你這一脈過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