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突如其來的宣告,讓百官措手不及,聰明人很快聯想到昨日天音說的神種,眼裡滿是精光。
也有人裝傻,勸諫皇帝夏收在即,從長計議。
當然李世民要聽,他也就不是李世民了。
轉天浩浩蕩蕩的龍舟帶著天子大臣開向揚州,再通過揚州來到了明州。
寧波不僅設有造船廠,還有鹽場,鹽場有官營業也有私營。
天幕出現帶來的曬鹽法,直接讓沿海鹽產量暴增,若隻是私鹽,可能還會通過控製放出的量來控製價格,可惜還有攪屎棍官營鹽存在,官營鹽隻要比私鹽價格低上幾文,再設個按人頭限量供應,直接讓市麵上鹽價按住想漲都漲不上來。
甚至皇帝的船還未到明州,鹽價已經應聲下降。
船從洛陽出發,二十年前還是一片屍骨的運河,如今商船如織一副太平景象。
李世民站在船頭上,發出了一聲感歎。
“楊廣當年還是很有遠見的!”
楊廣有千般不好,還是對大唐有貢獻的,他留下的幾個工程不論是修運河還是修長城,全都是大唐接收最重要的遺產。
楊廣不修,大唐也要修。
如今好處大唐得了,罵名楊廣背了,李世民難免有些過意不去。
要不回頭給便宜嶽父遷墓,多陪些陪葬品,免得被後世人奚落太過窮酸,最好再放些記錄他李世民雄偉事跡的書籍,讓後世子孫瞻仰一下老祖宗的英姿……
李世民在行
動,其他朝代統治者也沒閒著。
能多養活上億百姓的神種太具有吸引力了,大明的船隻已經再次出發。
戰國靠海的國家也開始修大船。
這讓不靠還的秦國有些尷尬了,這要是統一了還無妨,始皇帝一聲令下,就能以舉國之力來修建大船。
可現在的秦國還未西出,連家門口的韓國都還沒拿下,獲知神種消息後就有些尷尬了。
秦王政召集來大臣,吵了幾日後終於定下了計策。
每年派出一支千人隊伍,這些隊伍將在夏日出發穿過匈奴前往沿海,再沿海一路向北前往兩塊大陸最靠近的地方。
北地冬日沿海足以讓海麵結冰,通過海麵抵達另一塊大陸。
這段冒險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完成,大秦已經有花幾十年也要將良種帶回的準備。
其他皇帝忙忙碌碌,隻有劉徹在乾看著。
彆人家的船都造出來了,他的船還沒影子呢,他的錢全都存著打匈奴了。
在姐姐家欣賞美人跳舞,一晚後帶著美人回宮,劉徹才有空召見丞相。
“朕聽聞膠東王召集膠東豪族痛擊海寇?”
丞相薛澤立刻回稟,“臣也有所耳聞,自陛下下旨鼓勵民間出海後,沿海寇賊有所增加多,膠東需要南方的糧食,走海路損耗遠低於走陸路,隻是經常遭遇海賊掠奪。”
“膠東豪族苦不堪言,上報給了膠東王,膠東王不敢私自出兵,曾上奏過朝廷。”
劉徹當然知道,此事還是經過他點頭,允許膠東王出兵清掃沿海海寇。
膠東這個地方對於劉徹來說很特殊,以前是他的封國,被封為太子後,膠東除國,後來姨母所出的皇子劉寄被先帝封為了膠東王。
劉徹回憶了一下史書關於這個弟弟的記載,沉吟一聲,“丞相親自去膠東一趟替代朕嘉獎膠東王,另在擬旨,凡是出海帶回神種者賞千金視晉侯爵。”
薛澤領命,與此同時他心中一動,可以預料,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民間出海的人將激動增。
【大家好,清溪又回來了,本期我們接上一期視頻,來講解“康乾盛世”的另一位主人公“十全老人”——乾隆。】
【錨點鎖定,視頻投放成功。】
清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新帝乾隆移駕養心殿。
新帝登基,首先要確定下自己的執政理念,跟一上台就迫不及待燃起三把火的先帝不一樣。
如今的新帝顯然要寬仁許多,起碼在之前的一個月裡多次體諒老臣。
眾多臣子看在眼裡,一邊激動時隔十多年後再次遇見了一位寬仁皇帝。
百姓也很歡迎這位新帝,畢竟新帝登基就免掉了以往的欠丁欠賦,這讓本就勒著腰帶負擔重的百姓鬆了一口氣。
當然,新帝發放的福利大禮包也僅限於直隸地區,遠一點的地方百姓根本沒聽說這種好事情。
十月初,新帝在朝堂上宣布未來將以“寬嚴相濟”的執政理念來治理天下,緩和先帝對天下的嚴苛治理態度,一時間得到了大臣們的讚賞和擁護。
下了朝,乾隆高興前往皇後宮中,此刻的他就是人生贏家。
自己成為這個帝國的掌權者不說,嬌妻幼子陪伴在自己身邊,雖然很對不起先帝,乾隆還是要說一句,這種翻雲覆雨的滋味太美妙了!
【大家對於乾隆什麼印象?古代最長壽的皇帝?大清敗家子?還是那個一手培養出巨貪的自戀皇帝?】
一道光幕出現在乾隆麵前,光幕上是一個戴著墨鏡的搞怪皇帝人像。
乾隆被嚇得後退一步,,旁邊侍衛急忙將他圍在身後,“救駕!救駕!”
【清溪雖然總是噴乾隆,不過說公道話,乾隆作為一個皇帝還是很合格的,帝王手段爐火純青,之後為何會走歪導致國家出現腐敗國衰落,就由清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為大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