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初至雲寨(2 / 2)

於是就藝高人膽大,直接雙手攀附著索道,借用圓滿級的【攀爬】技巧飛速爬上了這條懸空索道。

底下是湍急洶湧、泛著雪白浪花的獨龍江,四周是青山與雲霧環繞,穿行於索道上的陳覺就好似一頭猿猴置身於大自然一般。

隻是爬到了中段,陳覺就感覺鼻腔肺裡舒暢無比,嘴裡感歎著:“大山裡的空氣就是新鮮!一點汙染都沒有!”

隨後花了不到半分鐘就爬到了江對岸。

上岸後,陳覺順著土路一路向上攀登,走了幾公裡山路最終來到了那處黑黢黢的山寨。

山寨入口有一座刮了大白的鄉校,鐵閘門都沒有鎖,學校裡咿呀咿呀有學生在鬨。

陳覺就進去看了看,發現都是一群十來歲的小朋友圍著吳芳在做遊戲。

不過仔細一看陳覺發現,這些小學生都打扮地臟兮兮的,不是衣服泛黃破舊,就是掛著鼻涕泡吸溜吸溜的。

要不是現在是2024年,陳覺都以為自己是穿越回幾十年前了。

“覺哥!”

“你來得好早!”吳芳見陳覺從校門外竄進來也是滿臉吃驚。

因為按照她來時的路程預估,陳覺最快都得等到下午才能趕到。

沒想到這才10點多鐘,自己這心上人就跟變戲法,會瞬間移動一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冒出來。

“這不是想你了嘛!”

陳覺上去就是一個擁抱,挨了吳老師的一陣粉拳,隨後在那群小學生的起哄中做了個自我介紹。

在得知是吳老師的男朋友來了,這些雲寨裡的小朋友都十分激動。

“同學們,這節體育課就暫時到這裡。”

“現在全班回教室自習,老師有點事情要處理,呆會再上課。”吳芳紅著臉安撫了一陣鬨哄的學生,隨後領著陳覺去拜見了鄉校的老校長。

雲寨由於地處偏僻,附近幾個村就這一所鄉校,一年到頭招生隻有二、三十位學生,所以整個學校就配了一位常年任教的校長兼語文老師。

這也是諸多鄉村學校的現狀,不是招不到學生而是請不到老師。

“小陳啊!村裡空房子不少,但是都是老瓦房,條件比較差。”

“不如你和吳老師一起直接住宿舍,剛好收拾出來,住兩個人也方便。”老校長褚順和是雲寨人,今年50多歲,人長得比較精瘦也很健談。

在得知陳覺要來雲寨裡住一段時間,對方表現地很是熱情。

因為這地方屬於窮鄉僻壤,常年到頭都見不到外人。

這回也是因為縣裡的幫扶政策,去外地請了支教老師過來撐場,要不然他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去應付這三十多個精力旺盛的留守兒童。

而且有個年輕小夥幫忙,學校裡的很多雜務事都能有個照應。

對於老校長的提議陳覺自然滿臉答應,對他而言這回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和吳老師同居了!

不過在去到吳芳的宿舍參觀了一下後,陳覺就有些心疼地抓起了對方的肉手。

破舊的校舍裡搭著一張生鏽的二層架子床,還有一張坐著咯吱咯吱響的木桌椅,房間裡泛著濕漉漉的黴味,頭頂掛著一盞泛黃的鎢絲燈。

有個獨立的水泥胚衛生間,但是沒有熱水器,洗澡做飯全靠土灶台燒柴火,洗衣服也得靠臉盆手搓。

這樣的條件,屬實是出乎了陳覺的預料。

過去隻知道偏遠山區很困難,但是困難到這種程度的陳覺還是頭一回見到。

畢竟是從富裕發達的江省來的大家閨秀,分配到這樣艱苦的環境裡願意呆下來,吳芳也算是做出了非常大的犧牲。

“我看貢縣的縣城裡搞地還像模像樣的,雲寨這裡怎麼那麼落後?”陳覺問道。

吳芳就耐心地解釋道:“縣城裡有公路,雲寨這邊沒路隻有索橋,太重的東西運不進來。想修橋,寨裡也沒那個經濟條件,年輕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村裡就剩下一些留守兒童和老人,所以就困難了一點。”

陳覺聞言也是默不作聲起來。

抖音裡看多了錦繡繁華、有錢人炫富,都快以為這世上都沒窮人了。

要知道國內月收入低於1000元的有整整5.4億人,而貢山縣在前幾年才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這邊的農村人均一整年的可支配收入才隻有七千多塊。

一年掙七千能乾啥?

還不夠富二代們吃頓飯,蹦一晚夜店的!

隻能說各個地方貧富差距大,隻有親眼見到、親身經曆過的才算是真實。

……

陪著吳芳參觀完學校環境,催促對方抓緊去上課的同時,陳覺又找老校長褚順和開口借一下過索道的工具。

在得知陳覺要拉點重物進來時,褚校長也是有些意外。

“小陳,你要拉多少東西進來?”

“要不要幫你叫幾個人一起?”

“村裡就剩些老人小孩了,要是需要幫手可以去喊一下村長,他今年四十多還算身強力壯。”褚校長問了問,又去學校的雜物間拿了個過索道的簡陋擔架出來。

幾捆牛皮繩縫著個布兜子,掛在索道上像是個大秋千的坐兜,這就是雲寨村民最常用的過江工具了。

至於那位村長侯林忠也被對方喊了過來,是位皮膚黝黑的中年矮漢,看著有點老實巴交不太擅言辭,腿腳還有點跛,走路一瘸一瘸的。

看樣子這位就是村裡僅剩的成年勞動力的,剩下青壯年基本都出山去打工,有條件的也都搬去縣城了。

三人一路下山邊走邊聊,褚校長和侯村長介紹著雲寨這邊的風土人情的同時,還說了一下縣裡有幫扶政策。

貢山這邊的留守兒童一旦上完小學,之後就可以免費去縣裡上初中、高中,還包吃包住免任何學雜費用,也算是近些年教育扶貧的一大支持了。

陳覺一聽也是點了點頭,能把教書育人放在首要位置,也是國內扶貧的一大特色。

他身為一個鄉村走出的貧困學生,十分明白知識就是財富的道理。

……

三人一邊聊,搭著村長侯林忠那輛電動的三蹦子,一邊顛簸花了幾分鐘開到了索道旁。

在看見跨江索道上居然連一個撘索工具都沒有,褚順和和侯忠林都有些納悶起來!

陳覺這位外來的年輕小夥先前到底是如何過的江?

總不能兩腳一蹦,背上長翅膀直接飛過來的吧!

哪想到陳覺剛一下車,就立馬竄到索道旁,回頭說了一句:“我先過去了,褚校長、侯村長,你倆在這裡等我一會兒。”

說完陳覺就把借來的那個簡易擔架一掛,抓起牽引繩子,沿著傾斜45度的索道飛快地爬了過去。

這一幕可把兩位雲寨老鄉都看傻了!

因為陳覺過江大速度太TM快了!

快到上麵略顯生鏽的鐵索和滑輪,都在滑動中摩擦出了一大片肉眼可見的火星!

在雲寨呆了那麼多年,褚順和和侯林忠就從未見過有這麼快過江的村民,數了數時間也就半分鐘就到了江對岸。

就算是讓村裡那些身手最利索的年輕人在夯實的路上跑這300多米,都不一定能攆上陳覺過索道的速度。

“老褚啊!看來咱們雲寨這回是請來了一位活神仙了!”

“山裡的猴王來了,都不見得能有這小夥子爬地快啊!”侯林忠低頭看了看手裡剛發到的華子,又看了看江對岸正在上貨的模糊身影,忍不住滿臉感歎。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