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有攝像頭,家長可以從手機上看到,張芸還特意開給兩人看過。
給她們的感覺,雖然看不到媽媽,但媽媽在看她們,仿佛就在她們身邊。
兩人不斷搗鼓著小腦袋,被老師牽手走進去的時候,還回頭衝兩人做著拜拜的動作。
張芸也揮了揮手,等女兒上樓了,她側頭看許康,發現他杵著一動不動,老父親的眼眶裡還有點濕潤。
“走了。”張芸抬手,扯了扯他的袖口。
她當初看上許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和張父是相反類型的人,他很有家庭責任感,為老婆孩子吃再多苦都願意。
隻要家人過得好,許康自己怎麼樣都行。
許康戀戀不舍收回視線,反手拉上張芸的手,往回走:“你要去舞蹈室還是回家?我送你回去。”
兩人這幾天都沒工作,專心陪孩子了。
張芸:“今天的課都排好了,不需要過去。”
她把事情安排好,肖麗一個人上課就行了,這份工作瑣碎了點,但時間自由,她來陪女兒的時候也可以聯係家長約課排課。
許康要把進貨的生板栗拿去許父那裡,張芸跟著一起過去。
許父今天沒在菜市場,一大早就來十字路口了,張芸和許康來的時候,他正忙著給顧客稱板栗。
張芸找的貨源質量好,每天都有不少回頭客,許父忙個不停,雖然累點,但他樂意。
許康把車停下來,就開始接手許父的活。
“爸,我們來。”張芸見許父滿頭大汗,讓他到一邊歇著。
“給我來半斤板栗。”
“要一斤。”
“給我稱十塊錢。”
.....
小三輪前圍了不少人,不斷開口說著。
許康往烘烤箱裡倒入生板栗,張芸篩選了壞掉的板栗,剩下的拿來打包稱重。
許父脾氣木訥,隻會埋頭乾活,許康稍微比他好一點,但稱不上健談。
張芸則不一樣,她臉帶微笑,態度熱情,將板栗打包好後,還會貼心幫顧客掛在車頭:“給您掛上。”
“謝謝。”對方禮貌道謝。
張芸揚起笑意:“應該的,是我謝謝你。”
她話多了之後,顧客也不再乾站著等,有時候能扯上一兩句話,聊一聊天,氛圍輕鬆。
有顧客看到許康那輛外賣車停下一邊,便好奇出言:“你們家的板栗可以送外賣?”
有人送上門,就免得自己過來買。
許康一開始否認,張芸則眼珠子一轉,含著笑說:“送的,加三塊錢路費,就送上門。”
她這麼一說,許父和許康都看過來,眼底疑惑不解,但沒出言。
“給個聯係方式。”那位顧客已經把手機掏出來,“下次就懶得過來買了,你們家的板栗挺好吃。”
“加微信就行,市區內五公裡內都送。”張芸原本想拿自己的手機,後麵想了想,讓許康把手機拿過來。
許康摸不著頭腦,但從來不會阻攔她做事情,將手機遞了過去。
“行。”顧客覺得方便。
張芸剛要把手機收起來,另一位女顧客出言:“我也加個微信,圖個方便。”
“好。”張芸將二維碼伸過去,順便問了周圍的幾人,“要不加個微信吧?可以送上門。”
有這種好事,大家也不會拒絕。
沒一會工夫,張芸就加了好幾個人的微信。
等到攤位前沒什麼人,許父才出口:“我們沒送外賣啊。”
他不懂這些,對待新事物很惶恐不安。
張芸看向許康出言道:“爸,你想想,許康送一單外賣才多少錢?現在加三塊,還能賺板栗的錢,怎麼著也比送外賣劃算,又是是自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