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軟飯男(08)(1 / 2)

快穿之最佳男配 傳山 7154 字 9個月前

“不用謝, 小越不錯,還記得給家裡寄東西回來。比我家的那個好多了。”朱大姐家裡有兩兒一女, 比韓家多一個女兒。

她家現在去下鄉的也是小兒子, 女兒明年也應該會去。

兒子下鄉兩三年,一般都是一個月一封信, 從沒有給家裡寄過東西。

她想到自家那好吃懶做的兒子,搖搖頭,每個月自己掙的那點都不夠吃,需要她和丈夫補貼他, 那還有多餘的物資給家裡寄,估計就是一把乾菜都寄不回來。

“嗬嗬,哪強了, 寄回來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估計都是一些不值錢的物件。”

韓母不太在意,農村苦巴巴的, 能寄來什麼。

“韓媽媽, 你不能這麼說。雖然物件不值錢, 但多少是孩子的心意。

小越那孩子一直身子骨弱,能從嘴縫裡省下來一點寄回來, 那是孩子的孝心也是他對你們的思念掛念。

什麼值不值錢, 這話你不該說。

要我說啊,你家小越真不錯,從他下鄉以後,每個月至少給家裡寄一封信。

也不問家裡要錢要物, 多好啊。

小越去的是東北,一年做事的時間不多,分到的糧食也相對較少。

他們那裡的農作物是一年一季,可不能和江南地區比,一年累死累活乾到死得到的工分能換上足夠的糧食,吃上一整年都是不錯的啦。

江南,兩湖的水稻是一年兩熟,一樣的工分,分到的糧食和錢都不一樣。

跟那些地方比,東北也就比某些更窮的地方稍稍好一點點。

那孩子不問你們要錢要物,還一每個月給家裡學信,那也是需要花錢的,信封,郵票也是需要錢的呀。

韓媽媽我看你是沒有見過彆人家的孩子下鄉怎麼讓家裡補貼的。”

朱大姐早就覺得韓君越的媽媽有些過分,都是住隔壁,有些時候隔壁的動靜稍稍大一些,她也是知道的。

這家人怎麼說鄉下的小越的,她聽見過好幾次,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小越那孩子多好啊,雖然瘦弱一些,但那孩子性子好,是個實心眼。沒有彆的孩子的那些花花腸子。

可隔壁的還不滿意,真是不知道惜福。

“你說的太誇張了,照你這麼說,我都成了壓榨兒子的地主老財。我也就是謙虛謙虛,隨口一說。”

韓母不願意繼續在弄堂內和隔壁姓朱的閒扯,周圍圍著的人越來越多。都堵在這兒聽,煩躁。

“哎,韓媽媽彆走啊,看看你家小越給寄來了什麼土特產。”

又來了一位弄堂內的鄰居起哄。

“對呀,對呀,拆開看看。”

韓母:……想死。都是些什麼人啊,一群堵著要看包裹,不看會死啊。

拗不過這些假熱情的街坊四鄰,無奈的在外麵打開包裹。

兩人伸出手托住包裹,包裹就是個厚實的紙盒裝的,有些大,最上麵有封信。

下麵是蔡紅梅自己曬的乾豆角,茄子,辣椒等。還有一隻風乾的兔子。

“韓媽媽,你還覺得不值錢啊。這可都是小越的心意,這比十幾二十塊錢貴重多了,都是小越的心意。”

“對呀,小越不錯了。”

韓母:“我……”想說點什麼,都沒法說。

遠在東北的韓君越沒有想到,整條弄堂的阿姨奶奶們都站在他這邊,即使多年以後,那些人都記得整條弄堂裡下鄉的孩子中,就屬韓家老二最有良心。

青山屯

九月,青山小學已經開學。

左右兩座屯子靠近青山屯的人家,有適齡孩子的人家,隻要家裡條件允許,都有送孩子來上學。

青山屯好多孩子還有些在上小學一年級年齡超綱的孩子都來了。

大多數父母不指望自家的孩子成龍成鳳,但還是希望他們能上學認些字。不至於像他們這些人生活在戰亂中,即使有錢也不一定有一個安靜的環境給他們學習。

不認字還是不行,但也沒有多的期盼,什麼出人頭地,壓根沒有想過。

一共五個年紀,五個班四位老師,韓君越教一二年級的數學,何暉教三四五年級的數學。陶玉茹教三四五年級語文,本屯子的潘森教一二年級的語文。

韓君越家裡一大攤的事,哪兒會選任務多的教學工作。

天蒙蒙亮,韓君越悄悄的起床,儘量讓自己發出的聲音變的很小。

洗漱完畢,拿著小鐮刀,挑著一對大竹筐。從後門出去上山,口袋內還裝著一個白色的小布袋,是收集種子用的。

也該到了豬籠草結種子的時間,

遇到他都會收集種子,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會開始打豬草,不但有豬籠草還有彆的豬草一起,割回來洗乾淨,然後坐在屋簷下用菜刀切碎,然後去到後麵搭的大灶煮豬食,兩口大鍋能一次性煮好家裡十頭豬的口糧,中午回來再煮一次,下午下工又煮一次。

這些他都不讓妻子蔡紅梅插手,全是他一個人做的。

後院的一百隻雞,吃了豬籠草曬乾磨的粉,如今正瘋長。

每天,他要做的工作是教書,然後就是在家裡養豬養雞。

踏著露水回到家,看看手腕上的手表,已經快七點,洗好的豬草,倒在院子中剁豬草的大木盆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