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母最喜歡的兒子就是小五,孫子孫女中最喜歡最愧疚的就是小五的孩子,她沒有帶幾天,一直等他們長大以後,才和他們住在一起。
不去看看,她不放心。
“好吧,去吧。”倆孩子不敢對幾位老人說不,最多就是建議建議。
一生過得平順,四位老人有君越幫忙調理身體,身體倍棒。差不多都活到了一百二十歲左右。
送走幾位老人,君越和郭玲再也沒有離開老家,再過了三十年,夫妻倆同一天相繼離世。
***
網紅
“越兒,你咋那麼不懂事。那些錢都是你的學費,還有兩個月,咱家哪湊的出那麼些學費。”潘母靠坐在病床頭,埋怨自作主張的兒子。
為錢焦急的她,嘴裡苦,心裡卻是溫暖如春。
她暈倒在廚房,丈夫和兒子忙送她到醫院,還花了家裡給兒子準備的學費。
她身體不好,為了照顧她,丈夫不能出去打工,在家裡務農。在農村種田,一年各種收入,不會超過三萬,最好的一年也就兩萬七。
可大部分時候,都是兩萬左右,家裡的各種開支,人情往來支出以後,一年也就能存下三千至七千塊。
從兒子讀大學以後,家裡的積蓄急速下降。上半年她大病一場,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這兩個月存了小一千,加上收了點小賬,還有借了一些,才湊足兒子的學費和前三個月的生活費。
這下一花,又沒錢了。
她急啊。
坐在病床邊的年輕人,整理了下病床邊緣的皺褶,輕聲細語的說,“媽,我已經二十歲,早成年了。學費的事情,讓我自己解決。相信我,在開學前一定能湊夠學費。”
坐在病床另外一邊的中年男人,憨憨的笑著在一邊附和,“就是,就是,彆擔心。明天我就在市裡找找有沒有需要小工的工地,一天至少兩百塊的工錢,還有五十天才是越兒開學。一定能湊齊學費。”
“小工,你那身體怎麼能做小工。彆去了,實在不行。等出院以後,我再去找三妹借一些。下半年,咱倆多努力努力,爭取多掙點。”潘母心疼丈夫,她平時就是種點菜,打掃家裡衛生,做做飯。
田裡地裡的活都是丈夫一個人做,農閒是,丈夫還得出去做短工賺些錢。
短工大部分都是在村裡或者鎮上,離家不遠,當天能來回。
村裡,鎮上給的工錢,都不高。她知道丈夫是為了照顧她,生怕她一個人病倒在家裡沒有人照顧。
這些年,風裡雨裡的,丈夫辛苦勞作。身體也不是很好,隻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憑著一股精氣神在支撐著。
在工地做小工,聽著收入不錯,可勞動強度大,還有一些無法預知的危險。
她寧肯家裡少賺點,也不敢讓丈夫去工地掙那快錢。
聽到找三姨妹借錢,潘父眉頭緊皺,眼角,眉心的皺紋,能夾死蚊子,才四十四歲,但透支的勞作,讓他的蒼老的很快。看著就像五十五,六十的人。
“我的身體很好,做小工一點問題也沒有。彆再去找三妹借錢,我能湊夠越兒的學費。沒事的。”
堅毅的臉上是信心滿滿。
“爸,彆去做小工。我已經想到了掙錢的辦法,說不定還不止掙點學費。”年輕人其實還沒有細想,到底要乾嘛,但是先穩住要出去做小工的父親再說。
“你掙錢,你個學生伢子,一個多月能掙多少,彆倒什麼歪門邪道。”
潘父不相信一個學生娃,一個多月能掙小一萬。
一下問住了還沒有想好的年輕人,君越不知道說什麼,隔壁病床的一位大媽,拿著手機在看直播,一位小帥哥在屏幕另一端正在使勁的推銷床上用品。
年輕人集中生智,指著隔壁病床大媽的手機說道,“爸,媽你們知道直播啵?”
潘父潘母在家裡有做不完的活,有做不完的家務,哪有時間刷手機,再說他們對直播,對短視頻都不懂。
也不會弄那玩意,兩人齊齊搖頭,“啥是直播?”
“直播啊,能在上麵唱歌,講故事等,喜歡看直播的人,可以打賞讓直播的人賺取生活費。
也能一邊直播一邊賣東西。我想著咱家是農村的,自家種的東西都沒有打農藥施化肥,把自家吃不完的,在直播上賣,既能解決家裡吃不完的蔬菜,雞蛋,糧食,還能賺一些零花錢。
我記得,咱家還有一些祖上留下來的老物件,雖然不值錢,也是看頭。
擦拭乾淨,直播的時候介紹介紹,也是看點。”
越說越興奮,年輕人的樣子感染了潘父潘母,他們倆半信半疑的問,“真的能賣出去嗎,你可不許坑彆人啊?”
隔壁看小帥哥直播床上用品的潮大媽,轉頭過來說,“能,肯定能賺錢。我支持你,小夥子,加我的,到時告訴我一聲,我買你家自己種的蔬菜。”
“阿姨,謝謝你。”年輕人打開,掃掃隔壁潮人大媽的。
並注明,在上麵寫明。
“不謝,我長期在網上買直播產品。遠處地方的蔬菜買來以後不咋新鮮,買你家的剛剛好,都是一個市的,一兩天就能到,肯定很新鮮。”
潮人大媽的說起網上買東西,頭頭是道,還給潘父潘母普及講解。
經過她繪聲繪色的講解,潘父潘母大概知道了是怎麼回事,大媽還給他們用手機演示。
大媽真是潮,淘寶上直播的她也看,專門的直播平台也看。
短視頻,微博上的直播也看。
傳山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