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人事任命讓許多人都在討論。
李斯這件事情大家並沒有過多關注, 畢竟秦王信重李斯,李斯又是廷尉,讓他教導諸皇子法理沒有任何問題。
唯有菟裘鳩有些納悶, 不知道嬴政到底怎麼想的。
他以為嬴政會杜絕李斯跟公子們的接觸, 避免重蹈覆轍,結果現在……是什麼意思?把公子都塞給李斯,讓他隨便選嗎?
菟裘鳩搞不懂嬴政在想什麼,李斯同樣也搞不懂。
作為廷尉他已經很忙,現在又多了教孩子的事情, 簡直忙得焦頭爛額。
想起前一陣菟裘鳩還跟他訴苦說一個人做兩份事情忙不過來的時候, 他還曾寬慰菟裘鳩讓他想開點,這是秦王信任的表現。
現在他突然就理解的義子的心情, 大王的信任……太沉重了啊!
更何況公子們脾性各不相同,最小的幾個倒是沒過來跟他學習, 但是大的那幾個已經讓他有些受不了。
這裡麵相處最舒服的大概就是扶蘇公子, 這位公子身上沒有那種盛氣淩人的感覺,對他也很尊敬, 學習也認真, 最主要的是他是諸公子之中最聰明的一個。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過仁善, 李斯慢慢品嘗出了一點味道, 秦王最看重的是這個長子,或許……這是讓他提前跟扶蘇公子熟悉一下?
既然是這樣, 李斯就上了心,認真觀察了一下, 發現扶蘇公子身邊有很多人, 各家各派都有, 但儒家最多。
法家跟儒家算是同源, 李斯很清楚儒家那些子弟看著行事溫和,實際上霸道得很,他們也會排擠同僚,但做得非常高明。
扶蘇公子年少還沒看清楚他們的真麵目,時間長了,身邊的儒家子弟越來越多,這些人還抱團,直接影響到了公子的行事作風。
這怎麼行?李斯心中冷笑一聲,這些人想要得公子信任然後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想都彆想,他還收拾不了這些人?
隻不過最重要的是公子,不能讓他不高興,需要仔細斟酌才是。
李斯的事情大家不算關心,但趙高的調令就很突兀。
原本趙高重新回到秦王身邊大家還以為之前的事情已經過去,他又重新得到了秦王的寵信,現在突然讓他去當典客,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典客這個職位本身就是管理各個部族所設置,隻是隨著秦國越來越強大,這個職位更多是接待各國使臣,處理外交事宜。
放到以前還算有點重要,但現在以秦國跟其他國家的關係,那就是個冷衙門,做再多事情也不出彩。
難道……趙高又惹秦王生氣了?
趙高也在思索這件事情,他回到秦王身邊之後,大王待他雖然不如往日親近,但看著氣也消了,怎麼突然又把他調走了呢?
他的一切都是仰仗秦王,若是失寵便是從雲中跌入塵埃。
可他細細思量半晌也未曾想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他有心找以前結交下的同僚詢問,然而那些人卻避他如蛇蠍,讓趙高恨得牙癢癢,暗中發誓等他重新回到大王身邊,一定要讓這些人好看。
可是剩下的人還能問誰呢?
趙高靈機一動,華璋公主的主婿就很合適。
正好他女婿閻樂是這位主婿的親衛之一,當初閻樂隻是隨口一說,這位主婿就在秦王麵前為他美言了幾句,正好可以拜托閻樂再去問一問。
閻樂找到菟裘鳩的時候,菟裘鳩正在發愁。
趙高和李斯的兩項任命遠遠不及燕國使臣這四個字讓他關注。
為了避免誤會,他還特地跑去詢問了一番,得知燕太子丹派人將樊於期的人頭和燕督亢輿圖送給秦王,派來的人名為慶軻。
在聽到這個名字的一瞬間他
還以為換了人,不過很快他就想起來,慶軻就是曆史上的荊軻。
荊軻是薑姓慶氏,而在秦國語言中,慶和荊的音非常相近,所以才會後世才會誤讀為荊軻。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慶軻隻是燕太子丹派來的使臣,沒資格直接覲見大王。
問題就在於他出巨資收買了中庶子蒙嘉,蒙嘉替慶軻在秦王麵前美言許久,表達了燕太子丹願意俯首稱臣的想法,並且用樊於期和督亢的輿圖來做投名狀,所以他想親自將情況稟明大王,希望得到秦王的指示。
秦王略一思索也便同意了,隻是見個使臣而已,若是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燕國自然更好。
雖然在秦王的設想中,燕國已經算是囊中之物,但若是不用打仗意味著大秦能夠剩下更多的兵力和糧草去對付魏國和楚國。
菟裘鳩結婚休個婚假的空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後悔得快把大.腿拍青了。
早知道他就在敘述夢境的時候把這件事情也給說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