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秦王做事情喜歡畢其功於一役,燕國會被拖這麼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因為楚國更麻煩一點而已。
現在楚國已經沒了,是時候把燕趙兩國的殘餘一舉消滅然後再對付魏國了。
菟裘鳩同情王賁,王賁卻十分振奮。
他有封侯之誌,想封侯必須有軍功才行,要麼是一場大功要麼是一場一場累計,反正得出去打仗,不打仗是沒辦法封侯的。
是以他十分激動行禮說道:“臣定不負大王期望。”
秦王微微頷首轉頭看向了站在王賁身後的菟裘鳩,本來正在神遊天外的菟裘鳩頓時一個激靈老老實實站好,一點彆的想法都不敢有。
眾人都豎直耳朵聽菟裘鳩的獎賞,沒楚之中最大的功勞都是菟裘鳩的,第二其實也不是王賁而是公主,不過公主肯定不能拿獎賞,是以這些估計都要算在菟裘鳩頭上。
之前大家都在打探大王要如何賞賜他的愛婿,結果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
如今終於是公布謎底了。
在聽到菟裘鳩爵位從七大夫升為左庶長的時候,許多人都震驚地瞪大眼睛——又是連升三.級!
菟裘鳩總覺得秦王是故意的,要不然為什麼每次他升爵都是一下子跳三.級呢?
可細細想來好像也沒啥問題,爵位低的時候大家都不太在乎他升級速度快。
畢竟那兩次是實打實地救駕,而且秦王想讓自己的女婿爵位好看一點有什麼?
可現在菟裘鳩卻是紮紮實實的踏入了高級爵位的門檻。
左庶長這個職位在商鞅變法之前非常重要,是統領非王族大臣的職位,換句話來說就是非王族大臣的領頭人,變法之後才慢慢沒有了實際權柄,僅僅隻是爵位之一。
可十九歲的左庶長,哪怕是貴族出身都足夠讓人震驚,更不要說菟裘鳩還是平民出身。
對於這樣的獎賞,大家對視一眼好像也說不出什麼來。
真要算起來,菟裘鳩跟王賁拿下的城池差不多,中間門還有一座王城,這樣的功勞升一級爵位沒問題吧?
射殺楚將項燕,升一級沒問題吧?俘虜楚王,升一級沒問題吧?
更不要提他好像在隨軍的時候搞出了新的東西,據說王陵的建設速度都快了許多。
最主要的是還一場敗仗都沒有,就連王賁都有失利的時候,菟裘鳩一場敗仗都沒有,獎勵大一點也沒問題吧?
可就算大家都知道這個獎賞並不出格,在看到菟裘鳩頭頂上的發冠換成了鶡冠,手裡的玉圭也換成了墨玉圭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露出了羨慕的目光。
接下來就是對其他人的獎賞,不過慶功宴時間門有限,也不可能每一個都當場換發冠之類的,所以也不過就是念了人名和爵位。
饒是如此也讓現場躁動了起來,不為其他,隻因為很多人原本是沒有資格進入鹹陽宮的,之所以能站在這裡聽是因為他們立了軍功,算是優待。
秦國對於軍功的看重從方方麵麵都能體現出來。
跟著菟裘鳩的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有了爵位,最低也拿到了上造,菟裘彥和表哥樊成更是成了不更。
不過最大的贏家還是劉季蕭何兩人,他們兩個一躍而成了大夫。
雖然爵位不低,但象征意義不同,這倆人本就是楚人,就因為投靠了菟裘鳩立下了功勞,直接從楚國遺民成了有爵之人。
要知道如今這時代的普遍想法還是戰敗國的遺民比普通黔首略低一等,管束更嚴,拿爵位也更難一些。
眾人聽著那個名單深深覺得選對一個主將太重要了,如果王賁沒有及時將王離送到菟裘鳩身邊,估計王離也很難拿到爵位,現在人家也是不更了。
菟裘鳩則在心裡盤算,劉季跟蕭何都有爵位了,應該也不會當什麼泗水亭長之類的,造反的概率直線下降。
不過本來反秦先鋒也不是他們,而是陳勝吳廣。
菟裘鳩沒有打算讓人去找陳勝吳廣,就算找到了這兩個人又怎麼樣呢?沒有了陳勝吳廣,也還可能有彆人啊。
最主要的是在一統天下之後讓秦國從戰爭模式轉變過來,黔首安居樂業了誰沒事兒閒得想造反啊。
獎賞完畢就是慶功宴,這個倒是沒什麼好說的,大家更關心接下來這些有功之士的去留。
或者說是大家更關心菟裘鳩的安排,王賁那邊秦王已經明確表明希望他能去打燕國遺民,那麼菟裘鳩呢?
燕國那點遺民總不能勞動兩位大將吧?也不值得。
許多人家都在盤算著菟裘鳩要是繼續出征的話,他們也要把子侄送過去教育一下,看看左庶長的那些親衛,本來也有不少都是紈絝子弟,現在陋習去了,功勞有了,爵位也不低,誰不眼饞?
結果讓眾人沒想到的是秦王居然把菟裘鳩扔到了將作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