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新舊宿舍之間的水泥門檻進入舊宿舍,當然,不是故意留檻的,是這道原本倉庫的院牆底部澆築的水泥橫梁。
舊宿舍西邊的第一家,也就是與白豔玲相鄰的這家,姓張,女主人吳玉廷很潑。
可是因為程莉和她的兒女小偉小紅玩得挺好,總偷偷的給這對兄妹整塊糖吃,加上程莉的小模樣,吳玉廷也非常喜歡她。
這個長長的新舊宿舍裡就沒有不喜歡程莉的,當然,她家的極品奶奶和三個堂姐,及大伯一家另說。
哪怕三叔對她不冷不淡的,可是以後的三嬸對她還是不錯的,不過三嬸自己生了兩個閨女,沒有立足之地,人輕言微。
6歲的小偉帶著4歲的妹妹小紅在家門口玩丟石子,見到光頭程莉,拉著妹妹過來,“小四,聽說你生病了?好點沒有?”
這大人般的寒暄,叫程莉覺得好笑,可該做的還是要做,“是呀!已經好了,今天沒糖吃了,白姨家門上,蘋果皮還在。”
“噢。”小偉沒動,小紅卻拉扯著哥哥要翻門檻,她要去吃蘋果皮。
小偉沒辦法,看了看離開的程莉姐妹倆的背影,扶著妹妹過門檻兒。
程莉拽著二姐,“快點走,我們去找爸爸教我們認字。”
“認字乾嘛?”這話,叫程豔忘了小妹為什麼告訴張家兄妹蘋果皮的事兒。
“認字能懂得很多道理,奶不認字,就會罵人,彆人家的奶奶都認得字,都不罵人。”
程莉哄著二姐,今天下半年,9歲的大哥才被準許去上學,女孩子都沒有讀書的資格,程嫻三人亦然,隻有她,在爺爺活著的時候,上了半年紅兒班,認得幾個拚音字母。
爺爺離世後,她就不準再去上學了,哭鬨許久也沒改變程老太的決定,她很傷心,不懂爺爺為什麼再也不起來了,不懂自己為什麼不能上學,是大哥心疼她,哄著她說放學回來教她,她才沒成為一個睜眼瞎。
她要帶著大姐二姐一起認字,不準程老太再把她們姐妹拿捏在手裡。
“是這樣嗎?”程豔狐疑的低頭望著小妹。
“當然!”程莉用力點頭,“爺爺和奶吵架的話,你忘了嗎?爺爺不嫌棄她是不可能的,是不想說的太難聽,她要是有文化,咱家不是這樣的。”
“你怎麼懂這些?”
“用腦子想啊!快點走吧!”
出了舊宿舍往右拐,過了醬園廠和食品公司的宿舍區,才是物資回收站。
這一片六家單位,唯有物資回收站沒有宿舍,因為這站裡的職工基本是這另外五家單位的家屬,也因站裡又臟又臭。
真想要房,肯定是去縣城裡的行政區域要,而不是在這邊的倉庫區,而行政區域,又不是普通職工能申請到房子的。
因為淮河碼頭,所以這邊是很熱鬨的,這邊會成立物資回收站,與船運和路運無關,與這邊各單位倉庫會出現的廢品及人流量有關。
沒有宿舍區的物資回收站,分為東中西三塊。
東,是水泥地麵。
中,是南北各八根水泥柱的帆布大棚,大棚下就是收購點了。
在這東中地塊的北邊,有幾個被大帆布蓋的嚴嚴實實的,仿若小山似的大鼓包。
西,是麵對著三眼井路的門市部,三眼井路是一條南北正街。
這條正街,南到澮河大壩。
中間是與東西方向的淮河大橋和大橋路相交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