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預感,在開庭不久後便得到了應證。
“吾主寬恕於人,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18:2122)。”教宗十指交握,作祈禱狀,她閉眼的時候,光輝仿佛灑滿了她所站立的地方。
“阿道夫.卡德維爾的行為是有罪的,他享用了子民的供奉,卻沒有履行自己應儘的職責。更為卑劣的是,他舍棄了自己病重的妻子與幼小的孩子。”
“幼小的孩子”西裡爾麵無表情站在教宗的身邊,眼皮微跳地看著審判庭對麵那一張張扭曲抽搐的臉。
“但是,西裡爾.卡德維爾殺害了自己的親生父親是毋庸置疑的啊!”長老院那方的人出聲反駁道,“您要如何解釋他為此犯下的罪行呢?”
“不,您怎麼能這麼說呢?”教宗溫柔慈悲地笑著,“是阿道夫.卡德維爾公爵先一步違背了對神的誓言,阿塔莎的孩子才為了給母親報仇而手刃了瀆神的罪人。”
“啊?”長老院的人傻眼了,這怎麼就突然又扯上死去的公爵夫人了?
“西裡爾.卡德維爾是阿道夫的孩子,但同時也是阿塔莎的孩子。”望凝青開始了詭辯,“殺死父親的同時,他也是在為母親報仇,所以他是無罪的。”
舉著錘子的大審判官瞳孔地震,萬萬沒想到教宗居然會來了個彎道超車,選了一個從來沒人想過的角度來證明“西裡爾”無罪。
教廷的教規裡,無論父母做錯了什麼,孩子殺害父母都是不正確的。因為父母對孩子有恩,他們賦予了他生命,那孩子就應該對此抱有感恩之心。
而在過去的爭議中,西裡爾.卡德維爾之所以被判定有罪,是因為即便他是拯救了帝國的英雄,但他依舊殺害了對他有恩的生父。
拯救帝國是功,殺父是過,可是這兩者無法相抵。因為他有功的是帝國的子民,但他的父親對他依舊是有單方麵的施與恩情的因果。
換做是任何一個帝國的子民殺死阿道夫.卡德維爾都不會被判刑,但隻有西裡爾.卡德維爾不可以。因為他父親對他有恩。
但教廷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孩子為父母不平報仇也是應該被原諒的,因為這是對生身之人的恩情回報。
而這次審判開庭,教宗絕口不提西裡爾對帝國子民的功績,張口就是咬死“西裡爾殺死阿道夫的行為是為了自己的母親阿塔莎”。
“這、這從何說起?”長老院的人聽得眼都直了,早已準備好的說辭都被打亂,沒有辦法開口反駁。
“因為阿道夫曾經在神明麵前對阿塔莎立下了誓言。”教宗悲憫道。
“‘無論生活是好是壞,是富貴還是貧賤,是健康還是疾病,我都會愛你、尊敬你並且珍惜你,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沒錯吧?”
眾人:“……”
審判庭內鴉雀無聲,萬萬沒想到教宗說的神誓乃是結婚誓詞,說真的,在遍地都是政治聯姻的貴族圈裡,誰會把這個誓言當真啊?!
“因為阿塔莎生病,阿道夫便將妻子拋下,連帶著阿塔莎的孩子。所以為了不讓父親成為瀆神的罪人,西裡爾成全了他,用死亡將他們分開。”
教宗半垂眼簾,悲天憫人地一笑:“所以,西裡爾閣下是無罪的。諸位覺得呢?”
眾人:“……”
神特麼的“為了不讓父親成為瀆神的罪人”,神特麼的“用死亡將他們分開”!但這到底要讓人如何反駁啊?任何人為了信仰而付出行動,在教國都是無罪的!
大審判官無視了長老院諸位難看的麵色,拉著庭審成員在背後嘀嘀咕咕地開了個臨時的小會,最後絕望而又無奈地敲下了判錘,宣布西裡爾.卡德維爾無罪。
“……”本意上隻是想減輕判決,從沒想過會被判定為“無罪”的西裡爾也當場木然了,原來他殺了那個無能的廢物居然還能被這麼解釋?真是大開眼界了。
就在一切塵埃落定、教廷無力回天之際,從頭到尾一直都很沉默的亞伯拉罕長老終於發聲了。
“教宗冕下。”亞伯拉罕長老看著審判庭中心的光明神像,語氣肅穆地道,“您的爭辯十分精彩,但是,這真的是出自於公正無私之心嗎?”
正準備轉身離開的望凝青回頭看向他,神情溫柔,語氣平靜:“當然,我對吾主的信仰一如既往。”
“那您敢發誓嗎?”亞伯拉罕長老嚴肅道。
“您敢向神明發誓,您的所有證詞都不存在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