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兩廂得利,互為犄角。
在這次秦王府出事前,時母娘家的兄嫂才讓人帶了封信過來,想兩家親上加親,讓李家表哥娶時薑為妻。
時姚謙做了秦王府長史後,好歹也是一個京城的五品官,怎麼可能讓自己捧若珠寶的女兒嫁到身為商賈的李家去?
更彆提,時薑才剛過十三歲生辰,成親的事,還早的很呢!
所以,時家倆夫妻商量著,找人帶個口信,讓舅兄帶侄兒到京城來,讓時姚謙帶著做做學問,看看能不能考個秀才舉人的功名。
這樣一來,李家也算是改換門庭了。
到時女兒嫁過去,他們也能放心一些。
隻是,這口信還沒讓人帶出去,他們一家人就被抓了起來,時姚謙就被捋了官職。
而這期間,時母喊人給娘家帶了口信,盼望著娘家人能來給上麵的人塞錢搭把手,把他們救出去。
畢竟,他們隻是被秦王拖累的而已,隻要錢塞的夠足,然後有人在聖上麵前捎帶的提一句,至少不需要流放邊關的地界。
讓他們回老家,或者是去江南,有個照應那也是好的。
卻不料,李家讓人帶了一封斷絕書,直接斷了時家人所有的希望,得知這個消息,差點氣得時母上吊。
所以,時薑在得知時母商賈之家出身,立馬就有了主意。
如今他們已經在荊州,時父讀書行,可讓他下地乾活,那是為難胖虎啊!
不如就用自己跟時母一同去過江南外祖母家住過幾次做借口,趁機在這邊荊州做些小買賣的生意,也好過讓從未下過地的父母下地乾活呀!
隻不過,時薑這麼一說,時姚謙可沒放心上,隻當她是孩子氣。
笑著說道:“傻孩子,你以為做生意這般簡單不成?放心吧,爹不會讓你和你娘餓肚子的。”
時姚謙沒跟時薑說的是,若是他不能在安縣縣城裡找一份工作的話,那就找家書店,為書店抄書。
畢竟,當初貧寒之時,他也沒少去書店給人抄書來賺取一點花銷。
再怎麼困難,他堂堂一個大男人,總不能讓妻女餓肚子。
時薑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毫不氣餒,拉著時父的手臂晃悠著。
“爹,不管簡不簡單,你先讓我看看唄!畢竟,我可是跟著娘去外祖母家住了好幾回了。表哥表姐他們也帶我去過李家的店鋪裡玩過,我就不信,表哥表姐他們能做生意,我就做不了!”
說到後麵,時薑鼓著腮幫子,一臉的不服氣。
時姚謙見狀,失笑的搖了搖頭。
“行吧行吧,讓你看看。我們家薑兒最是聰明了,彆人能做,你也一定能做。”
對女兒的寵,時姚謙可謂是毫無底線了!
聽到時父這般說,時薑這才露出一個大大的笑臉來。
前麵趕牛車的蔡大叔聽到時父的這話,很是無語的搖了搖頭。
聽說,新來的兩家之前是在京城裡當大官的,怪不得把一個丫頭片子寵的無法無天了,居然想霍霍銀子,時父這個當爹的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