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圓不回去了(1 / 2)

李氏的嗓門子大,隔壁的鄭氏聽到動靜到了牆根下,踩著樹墩爬著牆,“大侄女啊,你家不做什麼買賣啊,說給嬸子聽聽。”

竹蘭木然的看著一人高的圍牆,心裡盤算著等周書仁下江南,她就讓老大老二把圍牆圍高了,免得鄭氏天天沒事喜歡看她家熱鬨,想想就鬨心。

李氏涉及到自己,嘴巴嚴了,“嬸子聽錯了,我說的是三丫做生意。”

鄭氏被三丫吸引了,村子裡排名第一的八卦熱度一直沒下去,“呦,三丫做生意提攜提攜嬸子家,嬸子家不做買賣,三丫招工記得嬸子啊!”

竹蘭穿來的時間不長,卻也不敢小看古人,每個朝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本能,尤其是下層的人,他們最知道什麼是上麵的忌諱。

鄭氏是童養媳,姓直接隨了夫姓,鄭家的小兒子八歲入學堂兩年,沒那大的誌向科舉也是希望能考中秀才得實惠,自然不能自己做買賣,幫工自家又有地,村子裡出門打零工的多了,一點問題都沒有。

至於鄭家為了生活好給小兒子訂三丫是不可能的,這裡就要提一下,針對商人親戚科舉的規定了,商人女婿不可科考不可為官,直接杜絕了一些小官為了錢和商家聯姻的可能,至於送去做妾就不管了,反正商人子女地位低下,商妾生了兒子也會被瞧不起,古代身份是要跟一輩子的,想逆襲沒資源處處受打壓,能出息的人如鳳毛菱角。

當然商人也能利用女兒嫁給普通人投資外孫,隻是願意娶商女為正妻的清白人家不多,概率不高。

商人親兄弟也是不可科舉,兄弟間再出來個野心的,斷了青雲路兄弟也成仇了,半路經商的顧忌就多了。

當然天下皆為利來,商又掌管經濟,規矩有很多的漏洞,皇帝知道人心活,也沒想打壓到塵埃怕反彈,隻要打壓起到一定作用對夠了!

王朝建立,隻要家裡有讀書的都深知這些,免得大好的前程斷送了連累整個家族。

竹蘭皺眉頭了,男主是官身,怎麼可能對王茹有好感?王茹做辣白菜隻是小試身手,後來從王家分家沒得到田地也沒說要買,反而直接去了城裡徹底成了商,男主是嫡子啊,家族觀念絕對最深,想到坑了,估計漏洞太多圓不回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