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蘭拿起來翻看著,“沒有咱們這邊的?各地的考官不一樣,喜歡也不一樣,借鑒這些有用嗎?”
周書仁,“當然有用,江南的題目數一數二的難,很多考題萬變不離其宗,研究透徹對鄉試很有幫助,至於考官對文章的喜好,那就看個人的運氣了。”
竹蘭聽明白了,問著,“這一趟加上買的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銀錢?”
周書仁彙報著,“一共花了將近兩百兩,特產扇子什麼在江南不貴,也就在北方比較稀罕了,貴的是書籍和紙張,最便宜的二手書還要二十兩呢!”
竹蘭倒吸了一口氣,“真夠貴的,古代讀書也太難了,書一項就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
周書仁笑著,“要不怎麼說科舉難,對寒門更難,世家藏書多,不缺名人名解,隻要有些天賦夠刻苦都能考取秀才,可耕讀人家考秀才就很難考了,沒那麼多的存書,考上舉人鳳毛菱角,考上進士堪比魚躍龍門了。”
竹蘭有些擔心了,“那你有沒有信心啊。”
周書仁自信的很,“明年就去考秀才,後年正好參加三年一度的鄉試,你放心好了,我心裡有數。”
竹蘭得到了周書仁的準話放心了,周書仁從來不做沒底氣的保證,“你抄試題是準備給族裡的?”
她可記得族裡有五個秀才的,而且年齡都不小了,最小的都二十幾了,後年是一定要下場試試的。
周書仁點頭,“恩。”
竹蘭沒什麼問的了,拿出布料準備做衣服,她現在挺喜歡做衣服的。
周書仁卻靜不下心了,幾次抬頭看竹蘭,竹蘭感覺到了,“有事?”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64737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