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蘭謝過道:“我昨個還念叨呢,嫂子搬過來習慣嗎?”
鄭氏被兒媳婦扶著坐下,“住的習慣,王家丫頭用心修整的房子,一點都不比縣裡的宅子差。”
竹蘭示意李氏去衝蜂蜜水,鄭氏的身子骨弱的很,喝茶不適合,等李氏出去了,竹蘭道:“嫂子要是晚一步,我也準備過去拜訪了,按理,昌安是家裡幾個小子的先生,應該我們去拜訪才對。”
鄭氏接過衝的蜂蜜水,暗道,書仁家底子的確厚實,自家在族內日子過得不錯了,也不會拿蜂蜜衝水招待客人,“我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家裡就我們娘倆待著怪沒意思的,日後要長打擾了。”
竹蘭笑著,“我們家熱鬨,隨時歡迎。”
周書兮家兩個兒子,孫子輩沒有女娃,孫子也不多,一共才五個,這次買房子直接分家了,老宅給了小兒子,兩個宅子差的銀錢,補了錢,周書仁被請去見證的分家呢!
竹蘭和鄭氏這是第一次交往,主要是鄭氏身子骨真不好,據說鄭氏當年堅持生老二,身子骨才更差的,村子裡也有人嫉妒鄭氏不用乾活,可相對於健健康康的竹蘭,嫉妒鄭氏的真不多。
鄭氏的大兒媳婦秀才娘子,鄭氏柔弱的人,兒媳婦自然也不會多硬氣,也是個溫柔的媳婦。
竹蘭給的回禮是早準備好拜訪的,籃子裡是糕點,到底是先生,拜訪的禮重一些。
等鄭氏婆媳走了,李氏大喘氣道:“娘,鄭嬸子和大嫂子兩人說話聲音比蚊子大一些,我都不敢大聲講話。”
真是憋死她了,她都怕大聲說話會嚇到人,唯一讓她歡喜的,秀才娘子沒嫌棄她,依舊溫溫柔柔的聽著她講話。
竹蘭悟了,好像找到了治李氏的方法了,大孫子未來的媳婦,一定找個溫柔的!
時間飛逝,自從王茹走後,礙眼的沒有了,又有了好鄰居,竹蘭的日子過得十分順心,不知不覺一個月過去了,到了每年秋收的日子。
竹蘭家地都是請人幫著收的,今年沒等周家像去年一樣套野雞,沒收糧食呢,去年嘗到甜頭的就早早在地裡弄了套子,抓的多了,驚倒了野物,再也不敢在田裡做窩了。
整個秋收,竹蘭家一隻野雞都沒抓到。
周家二十畝地不用交稅,拉回來留下足夠一家子吃的糧食,剩下的糧食都裝好了,周書仁找了運糧的車隊送去平州,這次周書仁帶著大兒子和二兒子一起去。
竹蘭留在家裡坐鎮,今年又是個豐收年,風調雨順的,二十畝地的糧食除了留下的,裝了少車。
車隊出村瞞不了人,拉糧的車一輛輛從周家出去,這回都知道周家來年要搬去平州了。
因為書墨等人沒宣傳,李氏知道家底也沒到處宣揚,村子裡真不知道周家平州有宅子。
一些見周書仁不再去縣裡,聽了一些風言風語的,徹底息了聲。
周書仁去平州不急著回來,要去見從京城回來的趙渤,還要去和吳鳴會麵探探吳鳴底,對比下有名師指導的吳鳴和周書仁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好彌補周書仁的不足之處,至少一個星期才能回來。
周書仁剛打探鄭氏娘家沒兩日,打探的事隻能耽擱了,等周書仁回來繼續打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