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氏拍著手,“瞧我這記性,剛才一打岔給忘了,這不是這幾年風調雨順的,趕上好年頭收成都不錯,這兩年家家都賺了些銀錢,你們叔問了好幾個村子,賣的沒幾個,都是幾畝地幾畝地的賣,沒有成片賣的大戶。”
竹蘭皺著眉頭,“不是成片的不好伺候。”
周王氏歎氣,“說的就是呢,要想買成片的就要從鄉紳手裡買了,不過希望不大。”
難得好年月,都想種地多賺些銀錢呢。
鄭氏捏了下手帕,到底因為族長夫人在沒開口,低頭喝著蜂蜜水。
不一會,族長要回去了,周王氏也告辭了,族長家裡還有玉米沒剝粒,要回去乾活了。
竹蘭送周王氏回來,見鄭氏沒有走的意思,“嫂子有話要和我說?”
鄭氏喜歡聰明人,和聰明人說話不累,“恩,聽你們家要買地,正好我娘家要賣地,隻是多了十畝地,一共六十畝地,三十畝水田,三十畝旱田,水田是中等的,旱田是上等的。”
竹蘭算了下銀錢將近四百兩,“嫂子娘家沒外說買地吧!”
否則,族長不會不知道。
鄭氏點頭,“說來也是巧了,昨個娘家嫂子來說的,希望我幫問問有誰家能全部吃下六十畝地的。”
竹蘭心想不會是周書仁打探了鄭家,鄭家察覺所以要走吧,不過看鄭氏的模樣不像,順嘴問著,“嫂子娘家賣了地日後不種地了嗎?”
鄭氏心裡歡喜,笑著點頭,“日後不種地了,早些年雪災,我們家逃難分散了,前些日子大伯找來了,現在在西北過得不錯,現在接爹和二叔一家去西北一家子團聚。”
在這邊,他們隻是農戶,名字都不敢用真名,隻有去了西北才能堂堂正正的活著,隻可惜她的身子骨經不起長途跋涉去不了西北看看。
竹蘭見鄭氏沒具體說,她也能猜一些,鄭氏大伯應該在西北混的不錯,說不準又當了武將,新王朝才成立十二年,邊疆一直亂的很,敢現在接人過去,地位一定不低。
竹蘭笑著,“我問問當家的,下午給嫂子回信。”
鄭氏想了想道:“家裡的房子也要賣的,而且就在地邊上,整片地加上房子也算是一個小莊子了。”
自從知道周書仁家要搬去平州,她就知道周書仁是心大的,而且對中舉很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