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蘭呼出口氣,李氏太熱情了,她真受不了。
第二日早飯過後,楊家就到了,不僅竹蘭的爹娘來了,楊家的男丁都來了,竹蘭家瞬間顯得擁擠了。
竹蘭扶著娘進屋坐著,竹蘭問,“大嫂二嫂怎麼沒來?”
孫氏道:“到底是做娘的,戰場上刀劍無眼,生死由命,她們心裡正難受,一直沒緩過勁。”
竹蘭知道娘心裡也難受的,“爹和大哥二哥,商量好誰去了嗎?”
楊家孫子輩的有六個小子,真不算多。
孫氏,“商量好了,你大哥家,大小子武春和老小武冬去,你二哥家,二小子武河去,要不是你二哥家的小兒子年紀太小,你二哥也想送兩個兒子過去的。”
這是難得的機會,錯過了,日後都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楊家讀書不行,科舉沒戲,還是要走武將一路的。
竹蘭以為大哥的二兒子武秋去呢,沒想到是武春,“娘,大哥家怎麼說武春跟去?武春是老大啊!”
一般都會留老大在父母身邊的,這是長子的責任,就像二哥家,留的就是長子。
孫氏解釋道:“武春是你爹讓去的,武春走鏢早,這些年走南闖過北的,武春一起去能更好的看顧武冬和武河,這樣家裡也更放心。”
而且大孫子是真見過血的,無論是閱曆還是心智都是最好的,大孫子隻要有機會就能爬上去的,老頭子特彆看好大孫子的。
中午,楊家留下吃過飯,飯後幾個要走的小子留在了竹蘭家,明個周書仁要帶幾個小子去鄭家一趟給鄭老爺子看看,如果入了鄭老爺子的眼,就要回去收拾行李,準備跟著幾日後一起走了。
事實證明,楊家的幾個小子都不錯,都入了鄭老爺子的眼,三個小子都跟著走。
竹蘭作為唯一的姑姑,侄子們遠行,她也打算準備些東西,西北冬日日子不好過,尤其缺青菜等。
竹蘭彆的沒裝,曬的乾菜裝了不少,又親自去縣裡找了呂大夫,刀劍無眼的,藥就很重要了,就怕受傷後傷口感染發燒,竹蘭讓老爺子配了治療發燒的藥丸子,至於止血藥什麼,武春自己能弄到更好的藥。
周書仁作為姑父,也去找了人弄了三套軟甲,西北常年戰事,軟甲防身用的一定供不應求。
周書仁用好處換了楊家前程機會,自然不會什麼都扒著鄭家,能自己置辦的就自己置辦,也能讓鄭家高看幾眼。
竹蘭和周書仁能做的就這些了,多的他們也沒能力了。
等竹蘭和周書仁送侄子們走的,站在鄭家宅子,不,現在是周家宅子門口,看著車隊遠行,三個鮮活的生命,未來是死是活都是未知數。
竹蘭扶著娘,老太太等車隊走遠了,終於哭了,哭聲起就是連鎖反應,竹蘭的眼眶都紅了,因為都知道,未來可能得到的消息是報喪。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