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蘭拿到武春的信,信是寫給竹蘭的,古代的通訊不方便,這封信是武春到禮州後寫的平安信。
至於楊竹木寫的信,估摸著到了禮州,武春的回信應該還在路上。
竹蘭和大哥一起開的信,這次隨信件一起來的還有毛皮,信裡的禮單忽略了,直接看的正文。
武春到了禮州,他依舊在鄭宏的手下,鄭宏負責禮州的駐防,管轄駐防的兵士,武春是協助的實權武將。
武春在禮州城買了三進的大院子才花了二百兩,院子的占地很大,特意說了禮州雖然是州城,可條件很差,城裡最多的商人就是一些皮毛商。
雖然戰亂結束,禮州城陸續有逃難的人回來,整個州城依舊很蕭條,百姓特彆的窮苦,賣兒賣女的很多。
楊竹木呆了呆,“這小子怎麼寫了這麼多禮州城的百姓生活?好家夥有三四頁。”
竹蘭將寫禮州城的幾頁信遞給周書仁,“武春寫個書仁的。”
周書仁寶貴的接過來,這是他托武春寫的,他讓武春將看到的都寫信回來告訴他,這小子寫的還真詳細,看樣子沒少去附近的村子逛,武春的語氣很沉痛,尤其是寫到沒有糧食下鍋,有的人甚至吃土的時候。
周書仁的心沉了沉,雖然東北的環境冬日也艱苦,可東北的土地肥沃,這些年風調雨順的,隻要不為了攢銀子多賣糧食,家家戶戶都是能吃八分飽的,這幾年東北土地多的人家,已經有餘錢打扮自己了。
這也是商賈為何這幾年跑東北的次數比以往勤快的原因。
禮州城連商賈不願意去,可見當地的百姓多窮苦了。
竹蘭這邊也看完了後麵的信,寫上都是武春如果安家的事,最後邀請竹蘭和周書仁有機會去禮州城坐客。
楊竹木心塞了一會,整篇沒有提到他呢!
竹蘭注意到大哥的情緒,失笑道:“他不知道你在我這裡。”
“我給他去信了。”
竹蘭無語,“大哥,你自己算算你接到武春信再回信去禮州城,一個來回需要多少時日?武春給我寫信的時候,你的信還沒到他手裡呢!他怎麼知道你也在京城,再等幾日給你的回信該到了。”
楊竹木一算,“還真是,這孩子給我的回信應該在來京的路上。”
竹蘭收了信,“我去看看我大侄子給我帶的禮物。”
這是年禮啊,雖然這份年禮來的有些晚了,這都進入二月份了,眼瞧著沒幾日就要會試了。
周書仁拿著信,“我先回去看書了。”
竹蘭,“好。”
竹蘭和大哥一起去看的禮物,三箱子的東西,兩箱子皮毛,一箱子的大棗,這些大棗可是好東西。
竹蘭分出了一些,留著等娘到京城了給娘吃。
竹蘭剛收拾好了毛皮,李氏帶著杏花拎著菜籃子回來了,搓著手烤火道:“娘,這天氣是真冷啊!”
竹蘭正擔憂著呢,會試也是三場,初九,初十二,初十五,都是先一日進場,後一日出場。
每人的考場依舊很小,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進入去先搜身,然後每人發三根蠟燭,等考生進入房門落鎖,條件依舊很艱苦呢!
竹蘭問,“今個買到什麼肉了,瞧你高興的。”
李氏咧著嘴笑著,“娘,今天的羊肉新鮮,我多買了幾斤羊肉,晚上燉羊肉吃。”
竹蘭恩了一聲,“明個多買些肉回來吧,多做些香腸給你爹帶著。”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