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孟舉人帶著楊竹木和楊竹林留下負責收高產的紅薯等農作物,周書仁等人繼續趕往禮州城。
雖然留下人收農作物,可禮州城還等著糧食救命呢,邊趕路邊收路過農戶家的便宜陳糧,導致車隊越來越龐大,為了不耽誤路程,有的時候晚上也會繼續趕路,休息就在車裡休息。
路程走了大半,竹蘭暗幸在京城的時候舍得花銀子買人參,這回不僅爹娘要補了,她和周書仁也需要,這些日子他們兩個人也累慘了。
到達了川州的地界,一進川州,竹蘭發現不少蘋果樹,有的是成片的蘋果樹林,恍然才想起來,她記得蘋果是漢代就引入西北一帶了,記得現代的時候西北還有一個什麼蘋果之鄉,川州與禮州臨近,地理位置也差不多,竹蘭眼睛亮了,古代冬日的水果珍貴啊,“書仁,你看蘋果樹林。”
周書仁放下手裡的賬本,順著竹蘭指的方向看過去,的確是蘋果樹林,“怎麼了?想吃蘋果?”
竹蘭,“不是,我在想禮州城和川州這麼近,一定也適合種蘋果,我想買山地,然後從川州購買蘋果樹種植,你看如何?”
周書仁自然是支持的,“聽你的。”
竹蘭計算著,“我還要建兩個冰窖,地窖也多建幾個,蘋果多儲存一些日子,越往冬日價格也就越貴,到時候能賺不少。”
周書仁聽進去了冰窖,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禮州城子民的溫飽,讓今年的春耕順利進行,其他的提高收入的先不想了,等解決了兩大難題再說吧。
川州種蘋果樹的真不少,好多山野間也有廢棄的果林,這都是不會種植蘋果,蘋果口感不好,沒有收益不種了。
竹蘭也不會種,種植還是要專業的果農才行,到時候要來川州請人。
去禮州城的路程越來越短,吃不上飯討飯的難民也越來越多,見到車隊有龐大的運糧車後,跟在隊伍後麵的人也越來越多,還好官差不少又是入春有野菜,還不至於餓瘋了上來瘋搶。
進入禮州城範圍,山上很多挖野菜尋找吃食的人,幸好不是旱災寸草不生,隻要順利耕種上高產一些的農作物,生活就有希望。
禮州城是上州,也是直隸州,周書仁這個知州的地位與知府平行,雖然周書仁依舊是從五品官職,可因是直隸州知州,周書仁的俸祿比散州的知州俸祿要多。
而且禮州城是直隸州可管轄縣,周書仁這個知州的權利不是一般的大。
這些都是周書仁後來和竹蘭解釋的,竹蘭才知道州城還有這麼多的說頭。
在禮州城的地界,竹蘭看到孩子們都是乾瘦乾瘦的,這都是戰亂的禍,最苦的依舊是普通的百姓,沒銀子,又不能在家鄉種地,逃難銀子沒了,隻能乞討,好不容易打完了仗,回到家鄉一文錢都沒有,春耕的種子都買不起,再加上一家子的口糧,雪上加霜。
禮州城窮苦,商賈少,一些有錢的大家族還沒回來,更不會請人幫工,沒額外的收入來源,可不就隻能賣兒賣女了。
禮州城目前人牙子是最多的了。
竹蘭看的心裡難受,她看到好個隊伍帶著一些孩子走了,這都是人牙子買的孩子。
周書仁摟緊了竹蘭,“彆看了。”
竹蘭聽著身後的歡呼聲,心裡更加的沉重,“幸好,我們邊走邊收糧食。”
周書仁點頭,好幾個運糧食的車隊跟在後麵,周書仁歎氣,“手裡的銀子也沒剩下多少了。”
竹蘭沉默了,的確沒剩下多少了,現還剩下一萬五千兩了,日後用銀子的地方多了,“換位想,銀子跟著你來的禮州城,至少中間沒過幾道手剝削,我們都用在了難民的身上,這麼想是不是心裡會舒服一些?”